首页   资源  试题
  • (2020秋•仙桃校级期末) 康有为、梁启超组织各省举人的“公车上书”送达御前,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判断对错)
    更新:2021/12/27 组卷:0 难度:0.50
  • (2021春•湘潭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是世界现代政治制度的滥觞,其“四大发明”(代议制、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不但为世界政治文明做出了贡献,其渐进式政治改革模式更是确保了英国三百多年的和谐发展。……《权利法案》前的暴力革命为近代英国宪政改革奠定基础。1689年的《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英国逐步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英国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企业主和中产阶级取得更多议会席位,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经济迅速发展。……1969年的《人民代表选举法》规定,凡年满18岁的公民,均享有选举权。至此,英国自由、平等的普选制才真正确立起来。
    --摘编自《英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汉武帝为提高皇权,亲自过问一切政务,令九卿不通过丞相直接向他奏事。还选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替他出谋划策、发号施令。这样,在朝官中有了“中朝”(或称内朝)和外朝之分。由尚书、中书、侍中等组成的“中朝”成为实际的决策机关,而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逐渐成为执行政务的机关了。
    材料三:唐初,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的长官侍中(二人)和尚书省的长官左、右仆射都是宰相,一起在门下省的政事堂共议国政。因三省长官地位显赫,朝廷不轻易授人,为弥补宰相的缺额或增加宰相的人数,皇帝往往指定自己信任的和品级较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官员要例加“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名号,说明他们也是宰相。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朱绍侯、王育济、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英国宪政的发展历程。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加强皇权的举措。
    (3)根据材料二、三,指出西汉中期到唐初宰相制度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更新:2021/07/13 组卷:0 难度:0.50
  • (2021春•湖北期末) 材料一:商鞅变法的出发点是在激烈的兼并战争中立足,并最终实现国富兵强,这体现了他“务实功利”的价值追求……然而,这次变革在使秦国迅速富强起来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秦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该变法的积极一面在于用爵禄和刑罚将人们追求利益的途径和方式规范到国家需要的道路上来,把人们的生活、生产甚至思想都引入一种轨道式的模范。但此次变法对法律过度的依赖,比如鼓励亲属互相监视、互相告密,却也撕裂了人伦亲情。“轻罪重刑”使司法行为恐怖化;“不赦不宥”使“犯罪分子”一旦获罪则走上绝路,这些繁密的法令使秦人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人们的道德水平也渐渐降至仅仅遵循法律规定的最低线。
    --据许鸿基《商鞅变法的法治思想与借鉴意义》材料二: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圣)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商鞅变法中践行“务实功利”的主要举措,并简要评价其变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乡约制度的变化,并分析乡约制度的意义。
    更新:2021/07/13 组卷:0 难度:0.50
  • (2021春•湘潭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摘编自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材料二:“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摘编自《回顾戊戌,重温历史》材料三:美国国会是美国最高立法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两院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每州2名,共100名,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1/3。众议员按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名额选出,共435名,任期两年,期满全部改选。两院议员均可连任,任期不限。参众议员均系专职,不得兼任政府职务。
    --摘选自《美国国家概况》(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作者对戊戌变法构成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不同认识。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国会的构成体现了什么原则?简析其意义。
    更新:2021/07/13 组卷:0 难度:0.50
  • (2021秋•11月份月考) 材料:1937年2月,在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上,有人对此前国民政府颁布的新盐法是否适合于非常时期提出了疑问。他们认为,鉴于国难日重,且各国经济政策亦多由自由趋向统制,故对新盐法的施行,“尚应妥慎研究,不宜轻于尝试”。他们极力宣扬专卖制度的优点,认为其不仅具有突出的财政收入职能,而且具有优良的经济及社会政策功能。嗣后财政部对于盐政改革问题,转而倾向于实行专卖政策。1942年1月,国民政府宣布实行盐业专卖制度,盐业专卖制度使国民政府获得了大量的财政收入;而作为经济统制的一部分,盐业专卖制度不仅有利于维持战时盐业生产,而且对调剂供销、控制盐价、防止垄断等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摘编自夏国祥《近代中国盐政改革思想初探》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实行盐业专卖制度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民政府实行盐业专卖制度的意义。
    更新:2021/12/27 组卷:0 难度:0.50
  • (2021秋•安徽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国地广人稀,荒地比较多,商鞅把奖励开垦荒地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的重点。法令规定:“勤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还规定商人必须向官府登记各种奴隶的名字和数目,以便官府摊派徭役;提高市上酒肉的税额,要让税额比成本高十倍;加重关卡和市场上的商品税,不准私自贩卖粮食。
    ——摘编自杨宽《战国史》材料二 熙宁二年九月,北宋政府推出青苗法。各地方政府于每年正月和五月两次贷钱谷给农村主户,按户等高低规定借贷数目。半年为限,取息二分,远低于民间借贷利息。十一月,推出农田水利法。规定各地兴修水利工程,其工料由当地居民照户等高下分派。凡单靠民力不能兴修的,不足部分可向政府贷款,取息一分;一州一县不能胜任的,可联合若干州县共同负责。五年三月,又推出市易法。由政府拨出资金100万贯,在开封设“市易务”,平价收购不易脱售的货物,到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去。商贩向市易务交纳抵押品,即可成批赊购政府仓库里的某种货物到各处销售,半年出息一分。后来推广到其他地方。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中经济政策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的异同。
    更新:2021/12/27 组卷:0 难度:0.50
  • (2021秋•湖北月考) 材料:惠文、昭襄两王时期,秦国迅速崛起并积极向东扩张。秦惠文王统治时期,在占领魏国部分土地后,曾驱赶新占领土地上的魏人,再把秦人迁入新地,即采取“出其民”的占领措施。针对这种措施,《商君书•徕民》(约成书于昭襄王时期,法家代表作之一)明确指出:“秦之地,方千里者五……田数不满百万,其薮泽、溪谷、名山、大川之材物货宝,又不尽为用。”秦只赐予爵位土地给秦国人,这不利于长远发展,故应该大力招徕六国人民来秦,免除其三代赋税徭役,不用征发入伍,并写入律法,则能招徕百万从事生产之民。昭襄王统治时期,秦国基本没有再实行“出其民”的措施,但新占区的社会矛盾依然较为尖锐。
    ——摘编自熊永《排外抑或招徕——秦国惠昭之世的移民政策转向新探》(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商君书•徕民》主张出现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商君书•徕民》中改革建议的可行性。
    更新:2021/12/27 组卷:0 难度:0.50
  • (2021秋•湖南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1938年3月到1939年年底,日军先后向陕甘宁边区河防阵地发动大小进攻23次,并通过“三光”政策和经济封锁来摧毁抗日根据地军民的生存条件,与此同时,国民党顽固势力还加紧了对边区的经济封锁,国民政府下拨的军饷在“皖南事变”后完全停发并断绝了一切外援。据统计,1940~1943年,陕甘宁边区累计106个县发生了自然灾害,灾害发生频率高达87.7%,灾荒和战争导致大量移民和难民涌入,粮食消耗量严重超出了边区物资与财政供给保障的正常水平。鉴于此,边区政府为解决边区财政困难、巩固红色政权直至保障抗战取得最终胜利,推行了生产节约运动。
    ——摘编自张丽娟等《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节约运动》材料二:1956年1月,中央政治局在《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确立“勤俭办社”的基本原则,1956年9月,刘少奇在党的八大报告中发出“在一切企业中,在一切国家机关中,在整个社会生活中,都必须继续提倡节约”的号召。此后,《人民日报》在《勤俭办企业》的社论中又指出:目前“我们却把企业办得很铺张,把许多钱花在不必要的地方,群众一定会不满意我们的”。1957年,全国第一次职工家属代表会议也确定全国职工家属勤俭持家的基本任务,要求职工家庭要以勤俭持家的精神来搞好家务。新中国发动的生产节约运动,对于防止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腐化变质,保证实现我国由富起来到强起来。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
    ——摘编自王传利《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节约运动述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陕甘宁边区政府在20世纪40年代前后发起生产节约运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发起的生产节约运动的表现及其影响。
    更新:2021/12/27 组卷:0 难度:0.50
  • (2021秋•上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法律的演进轨迹有自己的特色。宗法家族社会的发展,是“礼治”的坚实基础;而集权官僚政体的巩固与壮大,则继续呼唤着“法治”。儒家思想的法典化和法家法律的儒家化,则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秦律规定:“父母擅杀、刑、髡子及奴妾,不为公室告”,“非公室告,勿听”。又有“父盗子不为盗”,“子告父母,告者罪”等规定。从法律实践的价值观来看,西汉以后中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和法家化表现为确立族权本位(礼治)与皇权本位(法治)的双向法统。两者的结合可以从《唐律》中的“十恶”中得到集中反映。“十恶”中有四条半是维护宗法家族秩序的,另有四条半是维护集权专制政体的。
    ——摘编自武树臣《法家法律文化通论》
    材料二:1840年之后,西方法律文化随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涌入中国,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以礼治文化为底蕴、以专制体制为支撑的传统中国法律制度逐渐走向解体。各种社会力量在探索自强救国的过程中,提出了各种改革法律的方案,中国传统法制逐渐向近代法制转型。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建立了以《六法全书》为基础的法律体系,但近代法治理念和法治秩序始终未能得以有效确立。
    ——摘编自蒋传光《新中国法治建设70年》材料三:新中国法治建设70年,是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路的70年。新中国法治建设经历了摧毁与建立(1949-1957年)、发展与偏离(1957-1966年)、停滞与毁灭(1966-1976年)、恢复与发展(1978-1997年)和法治建设新时期(1997年至今)五个阶段。随着时代的演进,经过不断的探索和艰苦努力,我国的法治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和跨越式发展。
    ——摘编自蒋传光《新中国法治建设70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向近代法制转型的原因,并说明其阻碍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中国法治建设的认识。
    更新:2021/12/27 组卷:0 难度:0.50
  • (2021秋•日照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社会是以士为中心的社会,而在中国秦以下的传统政府可以理解为士人的政府。所谓士,该是一群立志达道的人。
    我们在思考中国历史中之社会变迁时,实应以各时期士的动态作为探求的中心,在某一时期中,士在何等地位中产生和占有何等地位,士以何种方式参与政权、操控政权,这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若依此观念来作为中国社会分期的基准,来说明中国历史中社会的任何演变,将觉比较容易。
    ——摘自钱穆《国史新论》请你依据以上观点完成中国古代历史社会分期表格。
    (1)将下列基准特征:①门第社会、②封建社会、③游士社会、④科举社会填到“基准特征”一列的相应位置(只填数字代码)。
    (2)选择其中任意3个时期对所填写的“基准特征”作出解释说明。
    时期 基准特征 解释说明
    西周、春秋
     
     
    战国
     
     
    两汉 郎吏社会 西汉武帝时期尊崇儒术,实行察举制选拔孝廉人才,在太学等
    各级学校中设五经博士教授简学,这一制度实行于两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
     
     
    唐以后
     
     
    注:太学毕业成绩优秀者分派到中央部门作为“郎”,成绩较次者派遣到地方政府作为“吏”。
    更新:2021/12/27 组卷:0 难度:0.50
  • 1
  • 2
  • 3
  • 共 25 条记录



共0题,平均难度:0.0
您还未添加任何题目!
清空全部 进入组卷
浪涛学院
浪涛授课助手
浪涛校园巡课
浪涛校园广播

链接:产品官网  |  浪涛官网  |  校园集群网  |  浪涛学院

2013-2024 © 资源云平台 v6.4.12999   |  粤ICP备08015187号-8  |  深圳浪涛科技有限公司  |  联系方式:0755-89637177


  • 孟母通公众号


  • 浪涛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