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源  试题
  • (2021春•龙岩期末) 乾隆时期,中国社会经济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粮食短缺却成为当时严重的社会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乾隆时期大事年表节选
    1737年,下令凡贩运米谷到旱涝灾区的商船给予免税放行的优惠待遇。
    1741年,规定“新垦之地,淹浸不为常,岁收十止一二。定以五亩折征一亩……”
    1742年,永远免除直省关口的米豆税,批准免征外洋运米的入关船货税。
    1742,1746年,因江苏、安徽、浙江及直隶等地水旱灾,降旨截留、拨运漕粮赈济灾区。
    1743年,下旨“向来贩米出洋,例有严禁。惟在各该督抚、时饬地方员弁,于各口要隘,实力巡查。”
    1745年,宣布普免天下钱粮一年,降谕“酌减”农户地租。
    1748年,下令各直省常平贮谷数量,按照康熙年间旧额,多出部分以次出粜,或拨运补邻省不足。
    1751年,下谕“兹士庶更宜各敦本业,力屏浮华,以节俭留其有余,以勤劳补其不足,时时思物力之维艰,事事惟侈靡之是戒”。
    1790年,下谕“番薯既可充食……广为栽种,接济民食,亦属备荒之一法”。
    --摘编自唐文基《乾隆时期的粮食问题及其对策》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乾隆时期出现粮食短缺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乾隆时期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主要措施及其对当今的借鉴意义。
    更新:2021/12/27 组卷:0 难度:0.40
  • (2021•南海区校级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502年,哥伦布碰见玛雅贸易商不小心掉了一些杏仁状的东西,急忙将它们捡起来,这些奇怪的豆子就是可可豆,后来西班牙人称之为巧克力。可可豆非常珍贵,以致西班牙人在墨西哥中部长期以可可豆为货币。1527年,西班牙贵族赫尔南•科尔特斯爵士正式将可可豆推荐到欧洲,最初是贵族打发闲暇、摆阔、标举个人身份地位的饮料,获得欧洲贵族的青睐,到了17世纪,巧克力迅速征服了欧洲城市,成为欧洲人最喜爱的食品及饮料。在资本的驱动下,可可树在委内瑞拉、中美洲、菲律宾、印尼、巴西、非洲大面积种植,可可豆这时成为商品而非货币。
    --史蒂文•托皮克《贸易打造的世界》(1)根据材料一概括巧克力的身份变化,谈谈你对物种交换的认识。
    (2)有学者指出“国家的命运取决于人民吃什么样的食物”,请举出一样农业作物,说明它是如何对中国历史的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
    更新:2021/07/13 组卷:0 难度:0.40
  • (2021•湖北模拟)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为备战备荒,于1933年10月,制定了“兴办仓储计划”,将仓储分为国立储备仓、省立储备仓和县仓、区仓。同时,明确划分国家、省级、地方不同粮食储备主体的责任。1935年,实业部制定了《农仓业法》及其实施细则,大力推动新型农仓的建设,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当时的农民银行、中国银行等均在各地设立了仓库。《农仓业法》规定:“除堆藏及保管农产品外,可以兼营受寄物调制改装及包装,或介绍借款业务,并规定农仓于收受寄托物后,应发给仓单。”但由于政府财力匮乏,导致仓储设施简陋,储粮损失较大,加之可收购粮源有限,使得粮仓调剂余缺、平抑粮价的功能无法真正发挥出来。
    --摘编自金梅等《粮食安全与粮食储备制度的发展演变》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的对外粮食贸易(节选)
    时间 事件 目的
    1947年 马歇尔计划 向西欧、日本等国家运送粮食等农产品,促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巩固美国的政治领导地位。
    1951年 实行共同安全法 用粮食等农产品配合军事“援助”,作为实行侵略政策的工具。
    1954年 国会通过第480号公法 对发展中国家实行粮食援助,力图使其在粮食上依赖 美国,在国内外政策上受美国控制,并把它们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内。
    1974年 通过“杰克逊•瓦尼克修正案” 以削减粮食等供应相威胁,要求苏联在中东问题上让步。
    1980年 卡特总统对苏联采取部分粮 食禁运 制裁苏联对阿富汗的侵略行为。
    --据魏崇寿《关于美苏粮食贸易问题》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中国粮食储备制度的特点以及未能有效发挥作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二战后美国的对外粮食贸易政策。
    更新:2021/07/13 组卷:0 难度:0.40
  • (2021春•临沂期中) 材料:如图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美洲与欧亚大陆人口和物种迁移情况
    菁优网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先把上述信息进行分类(列举一类即可);然后对所列类别迁移的过程加以描述,并说明该类信息迁移的影响。(要求;明确列出所选类别及示例,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更新:2021/07/13 组卷:0 难度:0.40
  • (2021•成都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周《礼记•王制第五》中记载:“五谷不时,果实不熟,不鬻于市。”这是被公认的最早的有关食品安全监管的规定。汉朝时期,为了杜绝不法商家为牟利向市场投放有毒有害食品,国家在法律上明文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其县官脯肉也,亦燔之。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减(赃),与盗同法。”唐朝时,《唐律疏议》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宋代,国家为了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完全继承了唐朝的法律,同时也有所创新,即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登记在册,否则不能进市贸易,商品的质量也由各个行会把关,行会会长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商品的成色和价格。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官商勾结”在宋明尤为兴盛,再加上封建社会人治大于法治的专断独裁思维,使得整个社会拜金逐利风气盛行,个人道德、社会道德面临极大的考验。
    --摘编自刘新超等《古代食品安全管控理念、方略及启示》材料二:19世纪美国联邦政府对食品的卫生标准、纯度指标以及标签的真实性等方面没有统一的规定,市场上的食品质量非常不可靠。到19世纪末,食品的造假腐败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重大危害事件不断出现使民众逐渐觉醒,对食品改革和制定相关法规的呼声越来越大。新闻记者阿普顿•辛克莱出版了一本题为《丛林》的小说,在这部小说中辛克莱以15页的篇幅对当时美国肉制品污秽不堪的加工过程予以揭露,引起了公众极其强烈的反响。于是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下令对肉类加工业进行彻底调查,并将调查报告中揭露的诸多耸人听闻的事实公之于世。与此同时,美国医学会也向国会表明如果参议院不通过纯净食品法案,将促使他们的病人对国会施加压力。在多重压力之下,1906年《纯净食品和药品法》最终获得国会通过。
    --摘编自徐俊才《美国食品安全法案颁布历程的启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食品安全监管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联邦食品安全法产生的背景。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食品安全管理的认识。
    更新:2021/07/13 组卷:0 难度:0.40
  • (2021春•安徽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纵观我国两千余年粮食生产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粮食生产始终囿于小生产的手工劳动水平,发展速度相当缓慢。但也必须承认,由于历代农民的辛勤劳动,在小生产手工劳动的范围内,随着生产经验的积累,农民们逐步地实行精耕细作,扩大复种指数,提高亩产量,形成了一条独特的中国粮食生产发展的道路。
    --摘编自郭松义等《略论我国封建时代的粮食生产》材料二:饥饿始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一大难题。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用占世界7%左右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1995年与1949年相比,粮食总产量增长了3倍多。中国发展粮食生产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不仅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而且为在全球范围内消除饥饿与贫困作出了重大贡献。
    --摘编自国务院《中国的粮食问题》(1996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粮食生产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解决粮食问题的措施并简析其意义。
    更新:2021/12/27 组卷:0 难度:0.40
  • (2021春•南关区校级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菁优网
    --《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史料二:1594年福建发生饥荒,政府大力推广甘薯种植,到17世纪甘薯成为普通百姓的重要食物。玉米和甘薯的传入,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对明清时代中国人口的增长和贫瘠地区的开发产生了直接影响。
    --《中外历史纲要(下)》史料三:从1519年开始,天花伴随着其他疾病的流行(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毁灭了阿兹特克帝国,不到一个世纪,墨西哥的土著居民由1700万锐减到130万。……同美洲大陆一样,在太平洋的岛屿上,传染病蹂躏毫无抵抗力的人民,造成悲惨的后果。
    --《新全球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观察史料一,思考在东西半球之间交换的动植物物种有哪些?
    (2)结合史料二、三,分析物种交流及疾病的传播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更新:2021/12/27 组卷:0 难度:0.40
  • (2021•九江二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社会大致先后交替出现了三种价值观体系。第一种体系,称之为“觅食价值观”,因为与它相关的社会主要通过采集野生植物和狩猎野生动物来维生。觅食者(Foragers)倾向于看重平等而非大多数类型的等级制度,也比较能够容忍暴力。第二种体系,称之为“农业价值观”,因为与它相关的社会主要靠驯化的动植物来维持生计。农耕者(Farmers)倾向于更看重等级制度而非平等,比较不能容忍暴力。第三种体系,称之为“化石燃料价值观”,它所关联的社会主要以已经转变为煤、天然气和石油的化石的能量来增加现存动植物的能量。化石燃料使用者(FossilFuels)倾向于看重大多数类型的平等而非等级制度,且非常不能容忍暴力。
    --摘编自伊恩•莫里斯《人类的演变:采集者、农夫和大工业时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能量获取方式与人类价值观的关系”,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从世界史角度进行阐述。(要求:所拟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更新:2021/12/27 组卷:0 难度:0.40
  • (2021秋•雨城区校级期中) 粮食问题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和安全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历史上粮食生产状况统计表
    时期 战国晚期 西汉晚期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中期
    耕地面积(亿亩) 0.9 2.38 2.11 4.15 4.65 7.27
    粮田面积(亿亩) 0.85 2.24 1.99 3.9 4.2 6.18
    人口(亿) 0.2 0.6 0.53 1.04 1.3 3.61
    人均粮田(亩) 4.26 3.76 3.76 3.75 3.23 1.71
    粮食亩产(公斤/亩) 108 132 167 154.5 173 183.5
    人均占粮(公斤) 460.5 496.5 628 579.5 559 314
    ——摘编自吴慧《农道:解读中国粮食问题》材料二:近代中国是世界粮食进口大国。1871年-1873年,中国进口大米41.6万公担(1公担=100公斤),到1909年-1911年,进口大米猛增至373.2公担,增加约8倍。上海是主要粮食进口地区。上海开埠后,粮食需求量不断上升,大米进口量由1913年的0.012万公担上升到1922年的98.08万公担。面粉进口则由1864年的0.63万公担增至1900年16.91万公担。其次,广州开埠后也成为主要的粮食进口口岸,自1912年至1918年,广东每年平均进口大米、面粉等各类粮食8亿斤。福州、厦门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外国米源源不断以低价向福建倾销。
    ——摘编自汪德平《近代中国粮食国际贸易研究》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解决粮食问题的实践,主要是根据粮食问题产生的不同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措施,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49年到1952年,利用政权力量对粮食进行合理调配,利用市场机制使粮食得到正常流通,制定政策刺激粮食生产,加大国家对粮食生产的投入;1953年到1954年,根据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和城镇人口发展的情况,采取了控制粮源的措施,制定了统购统销政策,将粮食的收购和销售控制在国家手中;1955年之后,则针对统购统销造成的农村关系紧张等问题,为了完善和改进统购统销政策,采取了定产、定购、定销的办法。
    ——摘编自马双龙《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解决粮食问题的实践和经验》(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粮食生产的基本情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成为世界粮食进口大国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解决粮食问题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粮食生产的认识。
    更新:2021/12/27 组卷:0 难度:0.40
  • (2021秋•河北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原产于美洲的马铃薯被引入西班牙。马铃薯作为粮食一开始并不为食用燕麦等谷物的欧洲人所接受。最初,欧洲人将马铃薯视作为观赏作物,只欣赏其花朵。17、18世纪,瑞典的约拿斯开始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普及种植这种高产作物,同时法国也开始推广种植,德意志的腓特烈二世(普鲁士国王)甚至下达法令强迫农民种植这种作物,不然就“削去农民的鼻子”。马铃薯由此在欧洲得到普遍推广。爱尔兰在17世纪中叶在全岛普及了马铃薯。在爱尔兰,每英亩地可以产出6吨左右的马铃薯,而燕麦等谷物则不到1吨。马铃薯比起其他农作物更易生长,收成明显也高多了,即使其他农作物歉收,马铃薯仍有收成。这对于长期受英格兰压迫的爱尔兰农民来说无疑是福音。1760年爱尔兰人口为150万人,1841年攀升至810万人。
    ——摘编自潘雨晨《改写爱尔兰命运的七年饥荒:人口剧减,与英国决裂、大量移民美国》(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18世纪马铃薯在欧洲得到推广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铃薯的种植对欧洲的影响。
    更新:2021/12/27 组卷:0 难度:0.50
  • 1
  • 2
  • 3
  • 共 22 条记录



共0题,平均难度:0.0
您还未添加任何题目!
清空全部 进入组卷
浪涛学院
浪涛授课助手
浪涛校园巡课
浪涛校园广播

链接:产品官网  |  浪涛官网  |  校园集群网  |  浪涛学院

2013-2024 © 资源云平台 v6.4.12999   |  粤ICP备08015187号-8  |  深圳浪涛科技有限公司  |  联系方式:0755-89637177


  • 孟母通公众号


  • 浪涛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