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源  试题
  • (2021春•鄄城县期中) 某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和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回收,计算其数目,结果如表:
    地区 浅色桦尺蛾 深色桦尺蛾
    释放数 回收数 释放数 回收数
    工业污染区 154 16 154 82
    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 393 158 393 19
    (1)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工业污染区,桦尺蛾回收率高的是
     
    色的桦尺蛾,由于它不容易被发现,存活数量比较高,在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却与之相反,这说明生物的生存受
     
    影响,这就是达尔文理论中的
     

    (2)在生物的
     
    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这种有利变异被
     
    。环境的定向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
     

    (3)如果工业区严格控制污染,工厂的排烟量大大减少,桦尺蛾的数量又有什么变化?
     
    更新:2021/07/10 组卷:0 难度:0.40
  • (2021春•大厂县校级期中) 如图是用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菁优网
    (1)这一实验装置是美国科学家
     
    设计的。
    (2)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原始大气,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不含
     

    (3)正负电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的
     
    ,为其提供能量。
    (4)沸水主要是为了产生水蒸气,实验后可检验到B装置中含有多种
     

    (5)此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从
     
    生成有机小分子是完全可能的。
    更新:2021/07/10 组卷:0 难度:0.40
  • (2020秋•高平市期末) 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表。请结合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完成下列问题。
    菁优网 工业污染区 非工业区
    深色蛾 浅色蛾 深色蛾 浅色蛾
    释放数目 154只 164只 472只 浅色蛾
    再回收率 58% 25% 6% 42%
    (1)桦尺蛾的体色有深色和浅色,这是
     
    的结果。
    (2)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根据达尔文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
     
    的结果。
    (3)由于真菌感染而使这片森林中所有树干的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多年以后,此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变化结果是图中的
     
    (填字母代号)。
    菁优网
    (4)通过上述事实说明,桦尺蛾的变异方向是
     
    的,而选择是
     
     的。(选填“定向”或“不定向”)
    更新:2021/07/10 组卷:0 难度:0.10
  • (2020秋•兰州期中) 为了研究生物抗药性产生的原因,某生物兴趣小组捕捉了体型、活跃程度相似的家蝇若干只,将其平均分成甲、乙两组,且两组雌雄比例相同。甲组家蝇用含有一定比例的DDT(农药)的食物进行喂养处理,乙组用相同的不含DDT (农药)的食物进行喂养,理论上许多代后,甲组家蝇的后代比乙组家蝇的后代对DDT(农药)的耐药性要强很多,据此,请你分析作答以下问题。
    (1)上述实验的变量是
     
    ,设置乙组实验的目的是
     

    (2)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运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来解释家蝇抗药性产生变化的原因:家蝇个体的抗药性原本
     
    (填“存在”或“不存在”)差异,分组使用DDT处理后,甲组中抗药性
     
    的家蝇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家蝇存活下来,并将这有利变异遗传给后代。
    更新:2021/07/10 组卷:0 难度:0.20
  • (2020春•孟村县期末) 将若干只家蝇按一定的雌雄比例分成A、B两组,A组的家蝇用一定浓度的DDT处理,B组的家蝇不使用DDT.喂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比较,发现A组家蝇的后代比B组家蝇的后代抗药性强。
    (1)A组家蝇抗药性强的原因是
     

    (2)在实验中,家蝇群体中的个体抗药性的差异,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
     

    (3)A组中家蝇抗药性的增强,是通过家蝇与DDT之间的
     
    来实现的。
    (4)A、B两组分别只用一对家蝇做实验,可行吗?
     
    。为什么?
     
    更新:2021/07/10 组卷:0 难度:0.40
  • (2020春•新乡期末) 菁优网如图是用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实验通过进行火花放电模拟
     
    为其提供能量。
    (2)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
     
    ,与现在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A装置里的气体中不含有
     

    (3)装置C内的液体相当于
     

    (4)实验后,抽取B处的液体检验,发现有
     
    等小分子有机物质生成。
    (5)此实验证明了
     

    A.原始地球上可以形成有机物
    B.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C.原始地球上可以形成原始生命
    D.原始生命起源于外星球
    更新:2021/07/10 组卷:0 难度:0.40
  • (2020•长沙模拟) 菁优网老师带小朋友们玩抓纽扣的小游戏。
    游戏规则如下:①在每块白板上均匀的摆上黑、红、白三种不同颜色的纽扣各20颗(如图),每五人排成一队,队员背对着白板。每个队员每转向一次白板,就迅速地抓走一颗纽扣,然后走到队伍最后继续排队抓纽扣。②当白板上纽扣被抓到只剩下20颗时,老师再放入40颗纽扣到白板上(每剩1颗纽扣对应的补充相同颜色的2颗纽扣),并随机摆放。③再由同一队小朋友按之前的规则抓纽扣。以此类推,每队小朋友抓三轮。记录每一轮结束时不同颜色纽扣的数目和每队完成游戏的时间。所花时间最少的队伍获胜。
    (1)这个游戏可以用来探讨动物保护色形成的原因,相当于一个
     
    实验。 纽扣的不同颜色代表某种动物具有的不同体色,而白板相当于这些“动物“的
     

    (2)游戏过程中老师补充纽扣可以用来表示动物会繁殖,而在补充纽扣时“每剩1颗纽扣对应补充2颗相同颜色的纽扣”意味着动物在繁殖过程中伴随着
     
    现象。
    (3)游戏过程中小朋友相当于是“捕食者”,白色纽扣颜色与白板颜色一致,不容易被小朋友看到并抓走,这种情境下动物体色产生“白色”的变异对于该“动物”适应环境来说是一种
     
    变异。
    (4)如表为一个小队的情况记录表:
    第一轮 第二轮 第三轮
    纽扣颜色 开始数目 剩余数目 开始数目 剩余数目 开始数目 剩余数目
    20 3 9 2 6 0
    20 5 15 4 12 2
    20 12 36 14 42 18
    用时:5分13秒
    根据这个小队的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
     
    更新:2021/07/10 组卷:0 难度:0.30
  • (2020秋•太康县期中) 请根据米勒实验,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菁优网
    (1)火花放电的作用是模拟原始地球上的
     

    (2)向装置A内输入的气体主要包括水蒸气、氨、氢气和甲烷等。这是模拟早期地球上
     
    的成分。
    (3)米勒在实验装置C处找到了容器中原先不存在的多种
     
    等有机小分子。
    (4)米勒实验的结论是:在一定条件下,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
     
    (填写“能够”或“不能”)转变为有机小分子。
    更新:2021/07/10 组卷:0 难度:0.40
  • (2019•雨花区校级模拟) 野外观察发现生活在青草丛中的昆虫是绿色的。昆虫的这种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作了模拟探究。
    (1)提出问题: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吗?
    (2)作出假设:
     

    (3)实验步骤如下:①在一间铺有绿色地毯的房间里,放入同种且大小相似的绿色昆虫、灰色昆虫各20只,然后将一只母鸡放入房间内。②半小时后,撤出母鸡,计算两种颜色昆虫的幸存者数目。③假设每个幸存者都产生两个后代,且体色与幸存者相同,第二天按此补充投入两种颜色的昆虫,并放回母鸡。半小时后,又撤出母鸡,再次计算两种颜色昆虫的幸存者数目。④重复③步骤至第三代,若获得的数据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昆虫体色类型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开始数目 幸存数目 开始数目 幸存数目 开始数目 幸存数目
    绿色昆虫 20 9 27 13 39 20
    灰色昆虫 20 5 15 4 12 2
    A:第三代和第一代相比,
     
    昆虫幸存者减少。
    B:由该实验的结果可推知,昆虫的保护色是与周围环境
     
    的色彩,保护色的形成是
     
    的结果。
    (4)此实验中要重复③步骤到第三代的意义是
     
    更新:2021/07/10 组卷:0 难度:0.30
  • (2019秋•山西月考) 1850年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环境优美,森林中生活的桦尺蛾大多数是浅色的,只有少数是深色的;100年后此地区变成了烟雾弥漫的工业城市,森林里的桦尺蛾大多数是深色的,少数是浅色的。这是什么原因呢?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数目,结果如下表(提示:工业污染区的树干是黑色,非工业区的树干是灰色):
    工业污染区 非工业区
    深色蛾 浅色蛾 深色蛾 浅色蛾
    放出数量 601 只 201 只 473 只 496 只
    再回收率 34.1% 15.9% 6.3% 12.5%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此实验是对照实验吗?
     
    。实验的变量是
     

    (3)请指出此实验设计的不合理之处:
     

    (4)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非工业区色桦尺蛾所占比例高,这是因为在非工业区,该类型桦尺蛾不容易被天敌发现,并逐代通过遗传得以加强,数量越来越多;同时,另一类型桦尺蛾易被天敌发现,数量则逐渐减少。说明桦尺蛾的天敌对桦尺蛾起到了
     
    的作用,由此得出实验的结论是:
     

    (5)如果严厉禁止污染,使工厂排烟量大大减少,请你预测此地区桦尺蛾的类型将产生怎样的变化:
     
    更新:2021/07/10 组卷:0 难度:0.40
  • 1
  • 2
  • 共 20 条记录



共0题,平均难度:0.0
您还未添加任何题目!
清空全部 进入组卷
浪涛学院
浪涛授课助手
浪涛校园巡课
浪涛校园广播

链接:产品官网  |  浪涛官网  |  校园集群网  |  浪涛学院

2013-2024 © 资源云平台 v6.4.12999   |  粤ICP备08015187号-8  |  深圳浪涛科技有限公司  |  联系方式:0755-89637177


  • 孟母通公众号


  • 浪涛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