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源  试题
  • (2021春•临西县月考) 菁优网馒头放在嘴里为什么越嚼越甜?某兴趣小组对这个问题展开实验探究。以下是该兴趣小组记录的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标号为A和B。
    ②将大小相同的两块馒头切碎,并放入两试管中。
    ③A试管加入2mL清水;B试管加入_____。
    ④将两试管加入恒温水浴锅中。
    ⑤10分钟后,向两试管中滴入等量碘液,摇匀观察颜色变化。
    (1)若将步骤③补充完整应填写内容是
     

    (2)步骤④中为了模拟口腔温度应将恒温水浴锅温度设置为
     
    ℃。
    (3)通过实验结果可知,淀粉在口腔中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为麦芽糖。由此可以判断图中
     
    曲线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
    (4)通过课堂的进一步学习可知,淀粉最终在
     
    (填名称)中被消化成为
     
    更新:2021/07/09 组卷:0 难度:0.50
  • (2021春•敦化市校级月考) 综合教材“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探究实验及操作图示(图甲)、分析水温变化曲线图(图乙),完善下列问题:
    菁优网
    实验方案及实施:①选定花生种子,并称重;②取一只锥形瓶(50毫升),向锥形瓶中注入30毫升水,并放入一支温度计(下端放入水中,但不要接触瓶底);③安装好装置,并测量水温;④将刚刚点燃的花生种子尽快放到锥形瓶底部,待这粒种子完全燃烧后,再次测量水温;⑤记录相关结果如表:
    实验
    次数
    种子燃烧前质量(g) 种子燃烧后质量(g) 水的体积
    (毫升)
    种子燃烧前水温(℃) 种子燃烧后水温(℃) 测定出的
    热量
    1 0.8 0.4 30 t1 t2 Q
    问题:
    (1)分析知:t1
     
    ℃,t2
     
    ℃.
    (2)1mL水每升高1℃而吸收4.2焦热能,请计算:这粒种子燃烧释放的能量Q是
     
     焦,理论上这一重量的种子燃烧释放的能量应是9400焦,而实验取得的数据与理论数据却有如此大的差距,原因是
     

    (3)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可以设置
     
    ,并计算出
     
    更新:2021/07/09 组卷:0 难度:0.50
  • (2021春•鹤山市校级月考) 探究某种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已知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的热能。某学校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下:
    食物种类 花生仁 黄豆 核桃仁 大米
    质量(克) 20 20 20 15
    水(毫升) 50 50 50 50
    温度上升(℃) 2.2 1.4 3 1
    (1)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花生仁、黄豆、核桃仁三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
     
    ,理由是
     

    (2)食物中能够燃烧的物质是
     
    ,燃烧的灰烬是
     
    ,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应设置
     
    ,结果取
     

    (3)本实验设计不合理的另外一处是
     

    (4)根据题目中实验数据,20克花生仁中含有的能量可表示为
     
    (列式,不需要计计算结果)。
    更新:2021/07/09 组卷:0 难度:0.40
  • (2021春•宽城区期中) 同学们针对“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行了探究,请根据下面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提示:表格中没有体现的其他条件均相同;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
    试管 食物 加入物质 处理 温度 试剂 现象
    馒头碎屑2克 清水2毫升 搅拌 置于37℃温水中 碘液 变蓝
    馒头碎屑2克 唾液2毫升 搅拌 置于37℃温水中 碘液 不变蓝
    小块馒头2克 唾液2毫升 不搅拌 置于37℃温水中 碘液 变蓝
    馒头碎屑2克 唾液2毫升 搅拌 置于0℃环境 碘液 变蓝
    (1)将馒头切成碎屑和进行搅拌分别模拟了
     
     
    ,从而使食物与唾液或清水充分混匀。
    (2)②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
     
    被分解成
     
    糖。
    (3)在①号试管和②号试管形成的对照实验中,单一变量是
     

    (4)能验证温度对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有影响的两支试管是
     
    (填写表中序号)。
    更新:2021/07/09 组卷:0 难度:0.50
  • (2021•佳木斯二模) 生物实验小组为了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在A、B两支试管内分别加入2毫升相同的糨糊进行实验(如图),实验过程如下,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菁优网
    (1)向A试管内加入清水2毫升,为了形成对照,应向B试管内加入2毫升
     

    (2)按照图示步骤完成后,取出A、B试管冷却并分别加入2滴碘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试管内溶液
     
    ,B试管内溶液
     
    。原因是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
     
    更新:2021/07/09 组卷:0 难度:0.50
  • (2020春•额尔古纳市校级期末) 菁优网小华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实验中,分别对三支试管进行了如下处理:
    序号 处理方法
    1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37℃温水
    2 馒头碎屑、4毫升清水充分搅拌、37℃温水
    3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5℃温水
    (1)第2号设计有错,将错误之处改正为
     

    (2)第2号改正设计后,本试验共有
     
    组对照实验。
    (3)第2号改正设计后,将三支试管都放入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并分别滴加2滴碘液,不会变蓝的是
     
    号。
    (4)1、3号对照,两组间的变量是
     

    (5)第2号改正设计后,1、2号对照,说明
     
    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更新:2021/07/10 组卷:0 难度:0.50
  • (2020春•南海区期中) 下表为“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几组实验记录。
    试管 加入物质
    (各2毫升)
    水温 时间 试剂 加碘后的现象
    淀粉+唾液 0℃ 10分钟 碘液
    淀粉+唾液 80℃ 10分钟 碘液
    淀粉+唾液 37℃ 10分钟 碘液
    淀粉+清水 37℃ 10分钟 碘液
    (1)在表格内填写实验现象(选填“变蓝”或“不变蓝”)
    (2)①号和②号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3)③号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更新:2021/07/10 组卷:0 难度:0.50
  • (2020春•文登区期中) 一位兴趣小组的同学想要探究“馒头在口腔咀嚼的时候为什么会变甜?”,于是作了以下模拟实验设计:

    试管编号
    1 2 3 4 5
    馒头碎屑或块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馒头块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唾液有无 2mL唾液 2mL清水 2mL唾液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不搅拌 搅拌 搅拌
    温度 37℃ 0℃ 100℃
    加入碘液的现象
    (1)想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
     
    号试管进行对照,并在表格中填写实验现象。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2)想要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选用
     
    号试管进行对照,并在表格中填写实验现象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3)如果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推测预期实验结果,并填写在表格中。并根据预期的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更新:2021/07/11 组卷:0 难度:0.50
  • (2020春•中方县期末) 运动员的心理状况对运动成绩有一定的影响。为更好地备战2022年冬奥会,研究者以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作为检测指标,探究心理压力对运动员的影响。
    (1)人体消化道内,淀粉的分解起始于
     
    ,最终在小肠被消化为
     

    (2)分别在施加心理压力前、后取受试者的唾液,进行如下实验。
    试管编号实验处理 1号试管 2号试管
    加入淀粉液 2毫升 2毫升
    滴加碘液 2滴 2滴
    加入唾液 施加心理压力后
    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
    温度条件 37℃
    ①1号试管“?”处应加入
     
    。设置1号试管在本实验中起到
     
    作用。
    ②2号试管“?”处的温度条件应该是
     
    ℃。
    ③观察,记录并比较1号和2号试管蓝色褪去时间,若结果为
     
    ,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增加。
    试管 食物块/g 淀粉酶溶液/mL 蛋白酶溶液/mL
    1 X 4 0
    2 0.2 0 4
    更新:2021/07/11 组卷:0 难度:0.50
  • (2020春•德江县期末) 如表是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设计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温度 时间 加入碘液后的现象
    A 淀粉糊、清水 37℃ 10分钟 变蓝
    B 淀粉糊、唾液 37℃ 10分钟 不变蓝
    C 淀粉糊、唾液 0℃ 10分钟 变蓝
    D 淀粉糊、唾液 100℃ 10分钟 变蓝
    (1)A试管变蓝的原因是
     

    (2)B试管不变蓝,试管内发生的变化是
     

    (3)若以A、B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对照组为试管
     
    ;若以B、C、D为对照实验,则研究的变量是
     

    (4)根据B、C、D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更新:2021/07/11 组卷:0 难度:0.50



共0题,平均难度:0.0
您还未添加任何题目!
清空全部 进入组卷
浪涛学院
浪涛授课助手
浪涛校园巡课
浪涛校园广播

链接:产品官网  |  浪涛官网  |  校园集群网  |  浪涛学院

2013-2024 © 资源云平台 v6.4.12999   |  粤ICP备08015187号-8  |  深圳浪涛科技有限公司  |  联系方式:0755-89637177


  • 孟母通公众号


  • 浪涛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