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源  试题
  • (2021秋•南岗区校级期中) 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探究实验作了如下设计:
    第一步:取2个装有等量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经高温灭菌,冷却至常温后标为1号、2号;
    第二步:1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打开2号培养皿,将其暴露在教室空气中10分钟后封好;
    第三步:将1、2号培养皿同时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并作记录。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实验探究的问题是:教室空气中
     
     (有/没有)细菌?
    (2)上述实验中,如果1号培养皿不出现菌落,2号培养皿出现细菌菌落。
    说明:教室空气中
     
    (有/没有)细菌。
    (3)本实验设计中,设置1号培养皿的目的是进行
     
    试验。
    (4)第一步中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高温灭菌的目的是
     

    (5)第二步:打开2号培养皿,将其暴露在教室空气中10分钟,这相当于细菌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哪一步骤?
     
    更新:2021/12/22 组卷:0 难度:0.60
  • (2021秋•洛龙区期中) 近几年,人们主要采用粉碎后堆肥还田的方法处理城乡公共绿地上大量枯枝落叶等垃圾。在堆肥的过程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某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展了“细菌对落叶的分解作用”的实验研究,实验方案及实验现象如表所示:
    组别 实验材料及数量 实验材料处理 控制条件 实验现象
    甲组 形状,大小相似的杨树落叶10片 ①清洗,灭菌
    ②置于无菌环境
    适宜的温度、湿度 一周后杨树叶无变化
    乙组 同甲组 ①清洗,灭菌
    ②接种细菌
    ③置于无菌环境
    A 一周后杨树叶出现腐烂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兴趣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
     

    (2)补充实验记录表:表中A处填写的内容是
     

    (3)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实验时取10片杨树叶,而不是1片,目的是
     

    (4)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
    (5)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它和真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
     
    。细菌和真菌细胞内没有
     
    (与绿色植物细胞相比),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常常作为分解者参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更新:2021/12/22 组卷:0 难度:0.60
  • (2021秋•宛城区期中) 仔细阅读下面的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一)“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到这里。”这句大家非常熟悉的歌词反映的是燕子的迁徙行为。
    (二)将小白鼠放入迷宫中,小白鼠经过多次“走错路”,终于找到出口。用大量小白鼠研究后发现:有的小白鼠可以很快找到出口,而有的小白鼠却要经过多次失败后才能找到出口。
    (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蚜虫发现七星瓢虫袭击时,会分泌一种激素使其它蚜虫迅速躲避。猴子常常通过相互理毛、尾巴搅在一起等方式表示友好或巴结对方。
    (1)从行为的发生(获得途径)来说,燕子的迁徙行为属于
     
    行为,这种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
     
    决定的。
    (2)描述小白鼠的“走迷宫行为”属于
     
    行为,这种行为是在
     
    因素的基础上,通过
     
    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
    (3)在材料三中提到了几类动物的通讯方式,说明动物的
     
    都可以传递信息。
    更新:2021/12/22 组卷:0 难度:0.60
  • (2021秋•洪江市校级期中) 菁优网在探究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的设计方案如图所示:在迷宫的出口处放一些小白鼠喜爱的食物,将小白鼠放进迷宫入口,记录小白鼠“尝试与错误”次数。据此回答:
    (1)与蚯蚓走“T”形迷宫相比,小白鼠“尝试与错误”次数要少得多,因为小白鼠的
     
    能力比蚯蚓强,这种差异主要由
     
    决定的。
    (2)实验结论: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是
     
    行为。
    (3)上述探究活动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进?(答出一项即可)
     

    (4)在该实验的基础上,仍以小白鼠为例,再提出一个探究问题。
     
    更新:2021/12/22 组卷:0 难度:0.60
  • (2021秋•平舆县期中) 菁优网为研究动物的行为,小雨同学进行了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探究。在迷宫的出口处放一些小白鼠喜爱的食物,将小白鼠饥饿12小时,再放进迷宫入口,根据表格和“迷宫”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找到食物的时间
    第一次 267秒
    第二次 193秒
    第三次 90秒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
     
    行为,通常小鼠找到食物后会发出一种叫声,引来其他小鼠,叫声起到了传递信息的作用。
    (2)若把小鼠换成蟑螂,蟑螂难以在短时间内找到食物,说明动物越
     
    ,学习能力越强,学会某种行为的过程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
     
    。这种学习能力的强弱是由体内的
     
    决定的。
    (3)实验前将小白鼠饥饿的目的是
     

    (4)以上研究动物行为所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更新:2021/12/22 组卷:0 难度:0.60
  • (2021秋•九台区期中)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非常广泛,几乎无处不在,但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多少是不一样的。实验中学某班的同学,想知道室内菜市场和公园哪种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多。他们对此进行了探究,实验过程如下表,请分析他们的实验过程,回答问题:
    组别
    方法步骤
    1 取三个相同的培养皿分别标上甲、乙、丙
    2 培养皿中都装入等量的用牛肉汁和琼脂制成的培养基
    3 将三个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进行高温灭菌,然后冷却
    4 放置在室内菜市场中,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10分钟,盖上封好 放置在公园中,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10分钟,盖上封好 不做处理
    5 放入到同一个恒温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一次,做好记录
    6 菌落数量多 菌落数量少 无菌落
    (1)此探究实验中,设置的变量是
     

    (2)实验第三步将3组培养皿进行高温灭菌的目的是
     

    (3)实验第三步相当于细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步骤
     

    (4)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5)如果观察到的菌落呈线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可判断这是
     
    菌落。
    (6)通过实验可知,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
     
    、有机物等条件。
    更新:2021/12/22 组卷:0 难度:0.60
  • (2021秋•李沧区校级期中) 菁优网“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中国自古就有饮用葡萄酒的传统。近些年,研究发现葡萄酒中含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在预防心血管疾病、延缓衰老等方面有很好的作用。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葡萄酒和酿酒微生物的研究性学习活 动。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发酵酿酒设备。他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首先需要通过左侧充气管向瓶内充气,目的是为
     
    。然后不再充气,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1次。为了证明这些气体成分,可以将酒瓶中的气体通入到
     
    中进行检测。
    (2)还有一种甜葡萄酒是将未发酵完的酒液通入浸泡在60℃-80℃热水中的螺旋形的管道内来杀死其中的微生物,使其无法继续消耗糖类从而获得甜葡萄酒,这种杀菌方法称为
     

    (3)同学们查阅资料知道在德国的莱茵高地区的河谷周围,清晨多雾潮湿。一种叫做贵腐霉的霉菌悄悄生长出菌丝,穿透葡萄皮,温暖干燥的下午又使葡萄果实中的水分从菌丝穿透的小孔蒸发。采摘这样的葡萄可以酿制出大名鼎鼎的贵腐葡萄酒。清晨贵腐霉能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4)为了进一步研究葡萄酒的成分,一名同学拿来一瓶家长打开已久的葡萄酒,结果发现葡萄酒中有很浓的醋味,大家都认为酒中有大量的醋酸杆菌生长导致酒变质。与酿酒微生物相比,醋酸杆菌显著的结构特点是
     

    (5)社团成员还制作、灭菌、冷却了不同成分的培养基,分别接种等量的霉菌,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各培养皿中的菌落数如表所示,能说明酵母菌生活需要糖类的是
     
    (填数字)。在培养皿中,霉菌的繁殖方式是
     

     培养皿  培养基成分  培养皿中的菌落数
    琼脂和糖类  35
    琼脂、糖类和维生素  250
    琼脂和维生素  0
    更新:2021/12/22 组卷:0 难度:0.60
  • (2021秋•临淄区期中) 以下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两则材料:
    材料1:
    a.用线吊着一只小蝗虫逗引一只饥饿的蟾蜍,蟾蜍会立即张口把小蝗虫吃掉。
    b.换成用线吊着一只形状和颜色都很像大野蜂,但却没有毒刺的盗虻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会像对付小蝗虫那样吞掉盜虻。
    c.接着用线吊着大野蜂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仍是张口去吞,不过,大野蜂螫刺了一下蟾蜍的舌头,蟾蜍立刻把大野蜂吐了出来。
    d.再次用大野蜂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伏着头不予理睬了。
    e.改用盗虻再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也不去吞吃了。
    f.最后,还是用线吊着小蝗虫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又把小蝗虫吃了,显示出蟾蜍并没有吃饱。
    材料2:
    不同的白鹳雀鸟群鸣叫的基调相同,但又有各自的“方言”。如果把白鹳雀鸟群A的幼雏a移到另一个白鹳雀鸟群B中生长,a的鸣叫就不同于A鸟群,而接近于B鸟群。但若同样把白鹳雀鸟群B的幼雏b移到黄莺群中生活,b大长后却学不会黄莺的鸣叫。
    请分析回答:
    (1)材料1中,实验a、b、c说明了蟾蜍具有捕食昆虫的本能,依据行为的获得方式判断,这属于
     
    行为。实验d说明了蟾蜍通过生活经验,对大野蜂有了识别,这属于
     
    行为。实验e说明了蟾蜍利用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仍然比较
     
    。实验f证明了蟾蜍在实验d、e、f中确实建立起新的
     

    (2)材料2中,幼雏a能学会B鸟群的“方言”是一种
     
    行为。幼雏b学不会黄莺鸣叫声,是因为白鹳雀鸟的细胞中不具备控制黄莺鸣叫这一行为的
     
    。这一探究活动说明两类行为之间的关系是
     
    更新:2021/12/22 组卷:0 难度:0.60
  • (2021秋•兰陵县期中) 在探究食品腐败原因的实验中,李同学取三个相同的锥形瓶,各加入50毫升肉汤,高温煮沸后按下表要求进行处理。请回答:
    甲瓶 乙瓶 丙瓶
    瓶口 敞开 敞开 用消毒棉球塞住
    温度 25℃ 5℃ 25℃
    3天后观察 变质 不变质 不变质
    (1)实验前将锥形瓶中的肉汤高温煮沸,目的是
     

    (2)甲瓶与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对食品腐败速度的影响。
    (3)上表中共有
     
    组对照实验可以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为了探究“肉汤腐败是由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这一问题,可选择哪两个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4)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填字母)。
    A.肉汤里就会自然形成细菌
    B.肉汤的腐败是由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
    C.低温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5)以下是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步骤,请进行排序: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A.培养
    B.接种
    C.观察
    D.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冷却
    (6)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常常对人类有害如造成食品腐败、引起疾病等,但也有很多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请列举细菌、真菌对人类有益的一个实例:
     

    (7)生活中常用的保存食品的方法有
     
    。(写出一种即可)
    更新:2021/12/22 组卷:0 难度:0.60
  • (2021秋•哈巴河县校级期中) 菁优网如图为人体某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的①表示
     
    ;②表示
     
    ;③表示
     
    ;④表示
     
    ;⑤表示
     

    (2)图示结构中,表面光滑,能减少两骨之间的摩擦,缓冲运动时产生的震动的结构是
     

    (3)用力过猛时,会使[
     
    ]从[
     
    ]里脱落出来,这种现象叫脱臼。(填序号)
    更新:2021/12/22 组卷:0 难度:0.60
  • 1
  • 2
  • 共 18 条记录



共0题,平均难度:0.0
您还未添加任何题目!
清空全部 进入组卷
浪涛学院
浪涛授课助手
浪涛校园巡课
浪涛校园广播

链接:产品官网  |  浪涛官网  |  校园集群网  |  浪涛学院

2013-2024 © 资源云平台 v6.4.12999   |  粤ICP备08015187号-8  |  深圳浪涛科技有限公司  |  联系方式:0755-89637177


  • 孟母通公众号


  • 浪涛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