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源  试题
  • (2020秋•仁寿县校级月考) 出C(s)、H2(g)和O(g)化合生HOOH(l)的热化学方式
     

    已知稀液中,1molH24与NaO溶液好完全反时放出1.6kJ热量写出表示H2SO与NaH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按求书写热学方程式:
    已下列热化方程式:
    CC(l)2O2()═2C2(g+2H2O(l△H1=-870.3 kJ/mol
    H2g)+
    1
    2
    O2(=H2O(l)△H3=28.8kJ/ml
    已知拆开1mol H-H,1molN-H键1mlN键分别需要能量是46kJ391kJ946k则N2H2应生成NH3的热化方式为
     
    更新:2021/07/15 组卷:0 难度:0.50
  • (2020秋•瑶海区校级月考) 红磷P(和Cl2(g生应生成C3(g)Cl5(g)。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2所示的(△表示成1mol物的数据)。
    Cl5(g)═l3(g)+l2(g)△H=
     

    回答列问题:
    2SO(g)O2(g+2O()=H2SO(l)△H3=-545kJ•mol1
    工业上用H2和l2反H,各键能数据:H-H:4kJ/mo,l-Cl:243kJ/mol,H-Cl:31J/mol该应的化学方程是
     

    菁优网
    菁优网
    已知℃、101kP时:
    则S3g)与2(l)反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SO2)+O2(g⇌2SO3(g)H1=-17J•mo-1
    CS术业和有关源产业中所产生的CO2进行捕捉与封存的术,认是救地球、应对球气候变化重要的手段之一。其一天然为燃料的“燃烧前捕获系统”简流程图如图示(部分及物质未标出)
    P和Cl2两步反应生成1moll的△H3=
     
    更新:2021/07/15 组卷:0 难度:0.50
  • (2021秋•拜城县校级期中) (1)天然气可催化重整制备合成气(CO、H2),其有关反应如下:
    ①CH4(g)+CO2(g)═2CO(g)+2H2(g)ΔH1
    ②CH4(g)═C(s)+2H2(g)ΔH2=+75kJ•mol-1
    ③C(s)+
    1
    2
    O2(g)═CO(g)ΔH3=-111kJ•mol-1
    ④C(s)+O2(g)═CO2(g)ΔH4=-394kJ•mol-1
    在上述反应①中,ΔH1=
     

    (2)环戊二烯(菁优网)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农药、橡胶、塑料等生产。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菁优网(g)═菁优网(g)+H2(g)   ΔH1=100.3kJ•mol-1
    H2(g)+I2(g)═2HI(g)    ΔH2=-11.0kJ•mol-1
    对于反应:菁优网(g)+I2(g)═菁优网(g)+2HI(g) ΔH3=
     
    kJ•mol-1
    更新:2021/12/27 组卷:0 难度:0.40
  • (2020秋•仁寿县校级月考) 按要求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1)已知稀溶液中,1mol H2SO4与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放出114.6kJ热量,写出表示H2SO4与NaOH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CH3COOH(l)+2O2(g)═2CO2(g)+2H2O(l)△H1=-870.3 kJ/mol
    ②C(s)+O2(g)═CO2(g)△H2=-393.5kJ/mol
    ③H2(g)+
    1
    2
    O2(g)=H2O(l)△H3=-285.8kJ/mol
    写出由C(s)、H2(g)和O2(g)化合生成CH3COOH(l)的热化学方程式
     

    (4)已知拆开1mol 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更新:2021/12/27 组卷:0 难度:0.50
  • (2021秋•揭阳校级月考) 菁优网(1)已知AX3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93.6℃和76℃.在常温常压条件下,AX3与X2气体反应生成1mol AX5固体,放出热量123.8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在25℃、101kPa下,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C2H5OH)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QkJ,其燃烧生成的CO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吸收可得100g CaCO3沉淀,则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NaBH4(s)与H2O(l)反应生成NaBO2(s)和氢气,在25℃、101kPa下,已知每消耗3.8g NaBH4(s)放热21.6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4)化学反应中放出的热能(焓变,△H)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E)有关。已知:E(H-H)=436kJ•mol-1,E(Cl-Cl)=243kJ•mol-1,E(H-Cl)=432kJ•mol-1.则H2(g)+Cl2(g)═2HCl(g)△H=
     

    (5)如图是N2(g)和H2(g)反应生成2mol NH3(g)过程中能量变化的示意图,请计算每生成1mol NH3(g)放出热量为
     
    更新:2021/12/27 组卷:0 难度:0.40
  • (2021秋•宾阳县校级期中) (1)已知:①4NH3(g)+3O2(g)⇌2N2(g)+6H2O(1)△H=-1530.6kJ•mol-1
    ②H2(g)+
    1
    2
    O2(g)═H2O(1)△H2=-285.8kJ•mol-1
    NH3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工业上常采用CO2和H2为原料合成乙醇,某实验小组将CO2(g)和H(g)按1:3的比例置于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O2(g)+6H2(g)⇌C2H5OH(g)+3H2O(g)△H.在相同的时间内,容器中CO2的浓度随温度T的变化如图1所示,上述反应的pK(pK=-lgK,K表示反应平衡常数)随温度T的变化如图2所示。
    ①由图1可知,△H
     
    0(填“>”、“=”或“<”)。
    ②在T1~T2温度区间内,容器中CO2(g)的浓度呈现如图1所示的变化趋势,其原因是
     
    菁优网
    ③图1中点1、2对应的反应速率v1逆
     
    v2正(填“>”、“=”或“<”)。
    ④图2中当pK的值对应C点,则随温度变化A、B、D、E四点中变化趋势合理的是
     

    ⑤乙烯气相直接水合法过程中会发生乙醇的异构化反应:C2H5OH(g)⇌CH3OCH3(g)△H=+50.7kJ•mol-1,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v=k•c(C2H5OH)和v=k•c(CH3OCH3),k和k只与温度有关。该反应的活化能Ea(正)
     
    (填“>”、“=”或“<”)Ea(逆),已知:T℃时,k=0.006s-1,k=0.002s-1,该温度下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5mol乙醇和4mol甲醚,此时反应v
     
    v(填“>”、“=”或“<”)
    更新:2021/12/27 组卷:0 难度:0.50
  • (2020秋•瑶海区校级月考) 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用H2和Cl2反应制HCl,各键能数据为:H-H:436kJ/mol,Cl-Cl:243kJ/mol,H-Cl:431kJ/mol。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已知25℃、101kPa时:
    ①2SO2(g)+O2(g)⇌2SO3(g)△H1=-197kJ•mol-1
    ②H2O(g)=H2O(l)△H2=-44kJ•mol-1
    ③2SO2(g)+O2(g)+2H2O(g)=2H2SO4(l)△H3=-545kJ•mol-1
    则SO3(g)与H2O(l)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CCS技术是将工业和有关能源产业中所产生的CO2进行捕捉与封存的技术,被认为是拯救地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其中一种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燃烧前捕获系统”的简单流程图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菁优网
    CH4在催化剂作用下实现第一步,也叫CH4不完全燃烧,1g CH4不完全燃烧反应放出2.21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4)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2所示中的(△H表示生成1mol产物的数据)。
    菁优网
    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P和Cl2反应生成PCl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②PCl5(g)═PCl3(g)+Cl2(g)△H2=
     

    ③P和Cl2分两步反应生成1mol PCl5的△H3=
     
    更新:2021/12/27 组卷:0 难度:0.50
  • 共 7 条记录



共0题,平均难度:0.0
您还未添加任何题目!
清空全部 进入组卷
浪涛学院
浪涛授课助手
浪涛校园巡课
浪涛校园广播

链接:产品官网  |  浪涛官网  |  校园集群网  |  浪涛学院

2013-2024 © 资源云平台 v6.4.12999   |  粤ICP备08015187号-8  |  深圳浪涛科技有限公司  |  联系方式:0755-89637177


  • 孟母通公众号


  • 浪涛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