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源  试题
  • (2021•顺德区模拟) .N2(gO2(g)NO(g△H2+18kJ•mol-1
    菁优网
    对于反应,改变某一反应件,列图象正是
     
    (填标号)
    某实验小组模拟上述化过程,一定度下,在2L的容密闭容中加等物的量的gCO(),在定件下发生上述反应,测得一定时间内CO(g和N2(g)的物的量温度如表。
    △H=
     
    ,反应在
     
    (“高温、“低温”任何温”)下能自发进行。
    .2CO(g+2NO)⇌2C2g)N2(g)△H3
    T1℃ T2℃
    min 5mn 1min 1min 0min 25in 0min
    n(CO)ml 2.0 116 .80 0.0 050 .40 .40
    n(N2)/l 0 0.2 060 0.0 075 0.0 .80
    T1℃时,~5mi内以O(g)表示的反应速vO)=
     
    mol•L-•min。
    实验得v正=k正c2(CO)2(NO),v逆=k逆c2)•c22)(k正、k逆为率常数,只与度有关)2L的容密器中充入1mol CO和1mol NO,在T2℃应到平衡,正:k逆=
     
    更新:2021/07/14 组卷:0 难度:0.40
  • (2020秋•中山市校级月考) 测定中和热的实验置如图示。
    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mL aO液则少需要量NaO固体
     
    g。
    2/℃ 温度平均值
    a.用度小心搅拌
    配制NaH溶液所需要器:托盘平、烧杯、玻璃、量、
     

    c.多次把倒入有H2O4溶液的小烧杯中
    a.实装保温、热效果差
    .轻地振荡烧杯
    d用套在温度计上环形璃搅拌棒轻轻搅动
    菁优网某实验小组用0.0mo/L aOH溶液0.50mo/LH2SO溶液进中热测定。
    (t2-1)℃ 2SO4溶液 NaOH液 平均值 1 7.0 2.4 272 3.2
     
    2 2.9 5.9 259 315 3 6.4 262 6.3 305 使2SO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操是
     
    (填标号)
    取0mL aH液30mL H2SO4溶液进行验,实验据如表所。
    实验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度
    b.揭开硬纸板用玻搅拌
    d.温计测定aOH的起始温后直接测定H2SO4液的温度
    更新:2021/07/14 组卷:0 难度:0.40
  • (2020春•房山区期末)
    实验,中和反应生的现是
     

    编号 验操作

    实验
    按如图进行实,对、中的实现象

    菁优网
    【析与解释】
    中和反应的质是
     
    。(用离子方式表)
    a.应结消耗镁条的量>
    b.镁表产气泡的速率>
    某小组同学设实,探究中应的发生。

    【验过程】
    实验中如果供温计、气(收集气体)等助,还获取证明中反应发生的实验证据是
     
    更新:2021/07/14 组卷:0 难度:0.40
  • (2020秋•双流区校级月考) 为探固体M溶水的热量化情况,选择装置进行验(在中进行)。M钠,则验程中中可察到的现象是
     

    方选择上述装置
     
    (填“”、“”或”进行验。
    观察到烧杯里玻管内成一段水柱,M可能是
     

    为了究化学能与热能转化,某实验小组计了三套验装置。
    菁优网
    至少有两种实验方法能明超氧化钾与反(4KO+2H2O4K3O2↑是放热反应还是热反应。
    上述3个装置中不能证明“铜浓酸应是吸热反应还是热反”是
     
    (填“”“”或“)
    方法:取适量超氧化钾脱脂棉包裹并放在棉网上,向脱棉滴加几滴蒸馏水,片刻后,观察到燃烧,则说该是
     
    反应。
    更新:2021/07/14 组卷:0 难度:0.40
  • (2020•蚌埠三模) 证明实验功制得2O5的现象是
     

    实验始前,需要打开a处活塞并鼓入气的是
     

    装置D中的试是
     
    作用是
     

    实验,装置C应保持在35可的方法是
     

    经检验,氯气硝酸银反应产物之一为氧,写出反应的应方程式
     

    F.DnelS等曾压法在刚性反应器研究了特定件下N2O5g)分解反应:
    菁优网
    已知:2O5()═2N2O4(g+O(g)△H1=-.4kJmol1
    NO2()═N2O4g)△H2=-55.3kJ•l1
    840年,Devil干燥的气通过干燥的银得了N2O5。
    置E烧中的试剂为
     
    更新:2021/07/14 组卷:0 难度:0.40
  • (2018秋•永安市校级月考) 假设酸和氢化钠溶液的密度都1g•c-3,又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比热c=418Jg1•-.某学生实验后据后,得到实验变化的温度为30℃.该实验测得中热△H=
     
    (果保留一位小)。
    菁优网学兴趣小组进行测定和的实验,置如,步如下。请回答下列题。
    b.用一筒量取50m 0.5ol•L-1 aOH溶液,并另度计测出其温度。
    该实为了测定实验数据确,在装置设计采取施有
     
    写2项)
    若将各含1ol溶质的NaOH溶液、CaOH)2稀液、稀氨,分与量的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分别为1、Q2、Q3,Q、Q23的为
     
      。
    .用筒量取mL.50mol•-1盐酸倒右图装置的小烧杯中,测出盐酸温。
    .将NaOH液倒入小烧杯中,设之混合均,测得混最高温度。
    实中放热造成盐酸挥发,测得的H
     
    (填“偏或“偏”或“不变”)。
    更新:2021/07/14 组卷:0 难度:0.40
  • (2021秋•镜湖区校级期中) 研究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对于环境改善有重大意义。
    已知N2(g)+O2(g)═2NO(g)ΔH=+180.4kJ/mol,4NH3(g)+5O2(g)═4NO(g)+6H2O(l)ΔH=-905.8kJ/mol。
    (1)用NH3消除NO污染的反应为:4NH3(g)+6NO(g)⇌5N2(g)+6H2O(l),则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填“高温”或“低温”)。
    (2)不同温度条件下,NH3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4:1、3:1、1:3,得到NO脱除率曲线如图1所示。曲线a中NH3的起始浓度为4×10-5mol/L,从A点到B点经过2秒,该时间段内NO的脱除速率为
     
    mg/(L•s),在AB所在的曲线上当温度高于900℃时NO脱除率明显降低的原因是
     

    菁优网
    (3)工业烟气中的氮氧化物用NH3催化还原,发生反应:4NH3(g)+6NO(g)=5N2(g)+6H2O(g)  ΔH<0,研究表明不同氨氮比[m=
    n(NH3)
    n(NO)
    ]条件下测得NO的残留率与温度关系如图2所示。随着温度不断升高,NO的残留率趋近相同的可能原因是
     
    更新:2021/12/27 组卷:0 难度:0.50
  • (2020秋•会宁县期末) 菁优网碳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①H2(g)
    1
    2
    O2(g)═H2O(l)△H1=-285.8kJ•mol-1
    ②CH3OH(l)+
    3
    2
    O2(g)═CO2(g)+2H2O(l)△H2=-725.5kJ•mol-1
    则CO2(g)+3H2(g)═CH3OH(l)+H2O(l)的反应热△H=
     

    (2)某研究小组用CO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H<0,将三组不同起始量的CO(g)、H2(g)和CH3OH(g)的混合气体分别通入到三个2L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得到如下三组实验数据:
    实验组 温度 起始时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达平衡所需时间/min
    CO H2 CH3OH CO H2 CH3OH
    1 650℃ 2.0 6.0 0 1.0 5
    2 900℃ 2.0 6.0 0 1.2 2
    3 650℃ 1.0 4.0 2.0 a b c t
    实验1条件下平衡常数K=
     
    。a、b之间可能的关系为
     

    (3)已知CO的转化率(a)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p1
     
    p2(填“<”、“>”或“=”),升高温度能否实现b点到c点的转化?
     
    (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②a、c两点的反应速率为va
     
    vc。(填“<”、“>”或“=”)。
    ③在不改变反应物用量情况下,为提高CO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答出三条措施)
    更新:2021/12/27 组卷:0 难度:0.50
  • (2021•让胡路区校级开学) 菁优网(1)在1200℃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
    H2S(g)+
    3
    2
    O2(g)═SO2(g)+H2O(g) ΔH1    2H2S(g)+SO2(g)═
    3
    2
    S2(g)+2H2O(g) ΔH2
    H2S(g)+
    1
    2
    O2(g)═S(g)+H2O(g) ΔH3       2S(g)═S2(g) ΔH4
    则用ΔH1、ΔH2、ΔH3来表示ΔH4的表达式为
     

    (2)已知甲烷能催化还原NO2,得到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且知反应消耗1.6 g甲烷时,放出热量86.7 kJ,写出甲烷催化还原NO2的热化学方程式
     

    (3)已知:N2(g)+O2(g)⇌2NO(g)△H1=+180.5kJ•mol-1
    C(s)+O2(g)⇌CO2(g)△H2=-393.5kJ•mol-1
    2C(s)+O2(g)⇌2CO(g)△H3=-221.0kJ•mol-1
    若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c(N2)•c2(CO2)
    c2(NO)•c2(CO)
    ,请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4)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用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L−1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盐酸温度;
    步骤二:用另一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并用同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
    步骤三: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最高温度。
    回答下列问题:
    ①现将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稀氨水分别和1L1 mol•L-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ΔH1、ΔH2、ΔH3,则ΔH1、ΔH2、ΔH3的大小关系为
     

    ②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1•℃-1。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混合溶液
    1 20.0 20.1 23.2
    2 20.2 20.4 23.4
    3 20.5 20.6 23.6
    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③该同学通过实验测出的中和热有误差,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不可能的是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
    D.用测量盐酸的温度计直接测定NaOH溶液的温度
    更新:2021/12/27 组卷:0 难度:0.50
  • (2016春•宜昌校级月考) 菁优网反应热的计算
    (1)已知H2、CH3OH(甲醇,常温为液体)的燃烧热分别为285.8kJ/mol、726.5kJ/mol,1g水蒸气液化成液态水放出2.44kJ的热量,1mol甲醇气化成气体时吸收11kJ的热量,则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的反应原理为CO2(g)+3H2(g)⇌CH3OH(g)+H2O(g)△H=
     
    (保留一位小数点)
    (2)已知101kPa下N2在不同条件下能够生成NH3和NO,反应物和产物的能量关系如图(未标注状态的物质均为气体),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NH3的燃烧热△H=
     

    ②工业上常以氨气为原料来生产硝酸,则NH3参与反应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已知:
    O2(g)→2O(g)△H=+c kJ/mol(c>0)
    NO(g)→N(g)+O(g)△H=+d kJ/mol(d>0)
    则NH3中N-H键与H2O中O-H的键能之差
     
    更新:2021/12/27 组卷:0 难度:0.50
    • 1
    • 2
    • 共 18 条记录



    共0题,平均难度:0.0
    您还未添加任何题目!
    清空全部 进入组卷
    浪涛学院
    浪涛授课助手
    浪涛校园巡课
    浪涛校园广播

    链接:产品官网  |  浪涛官网  |  校园集群网  |  浪涛学院

    2013-2024 © 资源云平台 v6.4.12999   |  粤ICP备08015187号-8  |  深圳浪涛科技有限公司  |  联系方式:0755-89637177


    • 孟母通公众号


    • 浪涛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