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源  试题
  • (2021春•寿光市校级月考) 对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更新:2021/07/09 组卷:0 难度:0.70
  • (2020秋•巴楚县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答题。
    认牙
    冯骥才
           治牙的华大夫,医术可谓顶天了。您朝他一张嘴,不用说哪个牙疼、哪个牙酸,哪个牙活动,他往里瞅一眼全知道。他能把真牙修理得赛假牙一样漂亮,也能把假牙做得赛真牙一样得用。他哪来的这么大的能耐,费猜!
           华大夫人善、正派、规矩,可有个毛病,便是记性差,记不住人,见过就忘,忘得干干净净。您昨天刚去他的诊所瞧虫子牙,今儿在街头碰上,一打招呼,他不认得您了,您恼不恼?要说他眼神差,他从不戴镜子,可为嘛记性这么差?也是费猜!
           后来,华大夫出了一件事,把这两个费猜的问题全解开了。
           一天下晌,巡捕房来了两位便衣侦探,进门就问,今儿上午有没有一个黑脸汉子到诊所来?长相是络腮胡子,肿眼泡儿,挨着右嘴角一颗大黑痣,华大夫摇摇头说:“记不得了。”
           侦探问:“您一上午看几号?”
           华大夫回答:“半天只看六号。”
           侦探说:“这就奇了!总共一上午才六个人,怎么会记不住?再说这人的长相,就是在大街上扫一眼,保管也会记一年。告明白你吧,这人上个月在估衣街持枪抢了一家首饰店,是通缉的要犯,您不说,难道跟他有瓜葛?”
           华大夫平时没脾气,一听这话登时火起,“啪!”一拍桌子,拔牙的错子在桌面上蹦得老高。他说:“我华家三代行医,治病救人,从不做违背良心的事。记不得就是记不得!我也明白告诉你们,那祸害人的家伙要给我瞧见,甭你们来找我,我找你们去!”
           两位侦探见牙医动怒,龇着白牙,露着牙花,不像装假。他们迟疑片刻,扭身走了。
           天冷了的一天,华大夫真的急急慌慌跑到巡捕房来。跑得太急,大褂都裂了。他说那抢首饰店的家伙正在开封道上的“一壶春酒楼”喝酒呢!巡捎闻知马上赶去,居然把这黑脸巨匪捉拿归案了。
           侦探说:“华大夫,您怎么认出他来的?”
           华大夫说:“当时我也在‘一壶春’吃饭,看见这家伙正跟人喝酒。我先认出他嘴角那颗黑痣,这长相是你们告诉我的,可我还不敢断定就是他,天下不会只有一个嘴角长痣的万万不能弄错!但等到他咧嘴一笑,露出那颗虎牙,这牙我给他看过,记得,没错!我便赶紧报信来了!”
           侦探说:“我还是不明白,怎么一看牙就认出来了呢?”
           华大夫哈哈大笑,说:“我是治牙的呀,我不认识人,可认识牙呀!”
           侦探听罢,惊奇不已。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始两段,写了华大夫两方面令人“费猜”的事,是医术高超,一是不记人。使人物形象带上传奇色彩,也为后面故事情节的开展作好铺垫。
    B.华大夫对两个侦探大动肝火,甚至拍桌子,把拔牙的钳子拍得蹦起老高,可见他是个脾气暴躁的人。
    C.华大夫平时不记人,却牢牢记住了抢首饰罪犯的长相特征,可见他对犯罪分子的愤恨,体现了他的正义感。
    D.文章在塑造华大夫这个人物形象时,主要是用了对话描写、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同时运用了对比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2)试概括华大夫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3)文章结尾处,华大夫说“我是治牙的呀,我不认识人,可认识牙呀!”。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更新:2021/07/09 组卷:0 难度:0.50
  • (2021春•沈阳月考) 阅读漫画《各有绝招》,根据要求写作。
    菁优网 菁优网
    要求:结合漫画《各有绝招》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
    更新:2021/12/27 组卷:0 难度:0.70
  • (2021春•伊州区校级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本单元的小说中,我们接触了一大批让人难忘的人物形象,他们的人生际遇、悲欢离合都让我们为之或惊或喜,或忧或悲,有时,我们也想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进行指点或劝告,给予赞颂或批评……
    请从本单元小说中选取一个人物,以“×××,我想你说”为题,写一篇作文。
    更新:2021/07/09 组卷:0 难度:0.50
  • (2020秋•进贤县校级月考)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徐志摩:一个精心打造的天才
    韩石山
           (1)当今之世,说某人是个天才,未见得全是夸赞,然而,对于徐志摩,却只能这么说,否则你解释不了,一个原来没有想到写诗的人,会在短短十年间,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最著名的诗人。然而,这样一个天才人物,却不是天然生成的,而是他的父亲,一位精明的中国商人精心打造成的。
           (2)徐申如,他的父亲,清末民初时期,浙江海宁县硖石镇的首富。精明的徐申如先生,将他的经商方略用于独生儿子的培养,不期然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3)上最好的学校,不用说了。正常的念书之外,还给他聘请最好的老师。小学毕业,为了让儿子的毛笔字有所长进,父亲领着儿子到上海,投师于名声最响的书法家郑孝胥名下。上大学上了北京大学,仍不满足,为了儿子将来能跻身上流社会,又以一千大洋的贽礼,让儿子拜在梁启超门下,成为声名显赫的梁任公的入室弟子。
           (4)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进的都是第一流的大学。北京大学上预科而不上本科,预科毕业一年后,便赴美留学。初到美国,入克拉克大学历史学系,继而入哥伦比亚大学,获硕士学位。旋即渡海赴英,在伦敦大学混了半年,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在英国两年,上的是一流大学,结交的也都是一流的人物:罗素、哈代、曼斯菲尔德、狄更生。
           (5)长袖善舞,多财善贾,加上天生的聪明伶俐,也就难怪,不长的时间,这个中国年轻的留学生,便成为剑桥大学的名人。按徐志摩的心性,依徐申如的期望,徐志摩本来还可以在英国和欧陆混下去,弄个博士不是难事。然而,当林徽因的倩影在眼前一晃,又倏忽而逝的时候,这位富裕的浪荡子,在多雾的英伦再也待不下去了。于是便收拾行装,匆匆回国。
           (6)林徽因不过是个诱饵,实则国内,有伟大的事业在等着这个天才。
           (7)历史老人,像是预先安排好了似的,“五四”运动刚刚过去,此后几年间,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将要蓬勃发展的一个时期。这样一个非常时期,也就需要一个非常人物来呼风唤雨,叱咤风云。
           (8)社团与流派,历来是推动文化运动的先锋,古今中外,概莫有外。为了推进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长足发展,在徐志摩回国前,已出现了两个颇具声势的文学社团,一个是文学研究会,一个是创造社。这两个文学社团,可以说都是“五四”运动精神催生的。真正赓续“五四”精神,影响广被,建树卓著的,还要数一九二三年徐志摩首倡成立的这个新月社。而新月社的成立,起初只能说如同儿戏。
            (9)一九二四年四月,泰戈尔来华访问,先到上海,再到北京。知道泰戈尔到了北京,定然要来松坡图书馆访谈,其时居住在馆内的徐志摩,为了讨老诗人喜欢,便在他住所的门外,挂了一个小小的木牌,用毛笔写了三个不是很大的墨字“新月社”。想来该是个正午,人们都休息的时分,二十七岁的年轻人,悄悄地挂上这个小木牌后,定然还羞怯地四下看看。
            (10)然而,就是这一挂,一个以留学英美为知识背景的自由知识分子的文化团体,就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诞生了。真正显示它的群体威力,还要等到一九二七年,多数成员啸聚上海,成立新月书店,创办《新月》月刊之后。初成立的这三四年间,它的主要功能是联络同道,蓄积力量。这期间,最具风采,最见业绩的,是徐志摩个人的南征北战,东拼西杀。算学事件、圈点事件、观剧事件、音乐事件,一个接一个的论战,不管赢了还是输了,得到的都是名声。确也是把好手,且有梁启超的情面,徐志摩很快便执掌了《晨报副刊》的编辑权。几个回合下来,便将这个“研究系”的报纸副刊,办成了一个新文化运动的坚固阵地。在有限的版面上,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论争,最有名的该是“仇友赤白”“闲话之争”两次大论战。在对世界趋势与中国国情的认识上,连胡适都逊他一筹。
            (11)一九二七年春天,当年在北京的新月社人马,几乎齐集上海,办起新月书店。一九二八年又创办《新月》月刊。尤其是《新月》月刊,其贡献不限于文学作品的发表,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的讨论,比如以胡适为主,发起的关于“人权与约法”的论争。文学与政治的契合,终于形成了中国文化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新月派”。梁实秋晚年回忆起年轻时的朋友,不无深情地说,“新月书店的成立,当然是志摩奔走最力”。又说,“胡(适)先生当然是新月的领袖,事实上志摩是新月的灵魂”。
           (12)领袖要的是德高望重,应者云从,而灵魂即生命,有他在,不管人多人少,这一轮新月升起落下,落下升起,运转自如,没了他,这轮新月只会落下,不复升起。事实上也确是如此,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徐志摩飞机失事遇难后,标志着新月派活力的《新月》月刊,虽经叶公超等人艰难支撑,终是气数已尽,不久便寿终正寝。仅此一点,也足以证明徐志摩与新月派的关系。可以说,有了徐志摩,才有了新月派。
           (13)尤可骇怪的是,谁都说徐志摩是位杰出的诗人,梁实秋,不独梁实秋,还有叶公超、温源宁、杨振声,几乎他同时期的所有朋友,却都说他在散文方面的成就超过了诗歌。不要忘了,现代文学诸名家中,梁实秋留美多年,专门研修文学批评,在这方面,他有足够的自负。“只要一读志摩的文章,就不知不觉的非站在他的朋友的地位上不可。”这是多高的评价!
            (14)天才云云,不过是一种极而言之的说法。公允地说,徐志摩是二十世纪之初,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优秀文化交合鼓荡下产生的一个宁馨儿。最终受惠的,还是他苦难的家邦。
    (选自《读者》,有删改)(1)概括徐志摩回国后的主要成就。
    (2)梁实秋说“志摩是新月的灵魂”,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
    (3)徐志摩为什么能成为“天才”?结合文本,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更新:2021/07/09 组卷:0 难度:0.00
  • (2020秋•永寿县校级月考) 题目:又是一个新起点
    要求:(1)以“又是一个新起点”为题写一篇作文。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漏个人身份的信息。
    (3)立意自定,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有真情实感,书写工整,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
    更新:2021/07/09 组卷:0 难度:0.30
  • (2020秋•长沙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烛之武作为郑国的一位老臣,一生难被重用。而在秦晋两国大举攻郑之际,他却抛弃个人恩怨,不顾个人安危,缒城而出,只身赴敌营。面对强悍的秦穆公,他不卑不亢,斗智斗勇,凭借自己的胆量和智慧,保全了郑国,赢得了外援。能在国家危亡面前不避不让、甘心赴汤蹈火的动力和根源是他那强烈的爱国意识。
        请以“个人与国家”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
    更新:2021/07/09 组卷:0 难度:0.30
  • (2020春•濮阳期末)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经过这些古诗词的点化,一个个地名分明 ①
     
    ,而具有了更为丰富的意涵。你能看到它的姿态趋向,是属于动词的; ②
     
    ,是属于形容词的;而这些地方在我们心中引发的向往、赞叹、感伤等种种情储,不用说又涂抹上了叹词的属性。③
     
    ,也是它自身内涵的渐次袒露。吟之间,意味无穷。
    更新:2021/07/09 组卷:0 难度:0.30
  • (2020秋•东湖区校级月考) 请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四个反映其主要信息的关键词语。
        眼下国内多地受雾霾持续围困,北京、石家庄等大中城市经常数日难见蓝天。人们不禁要问,大面积雾霾为何频频来袭?细颗粒物又为何难以消散?
    世界气象组织天气与减灾服务司司长汤绪认为,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排放大量细颗粒物,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雾霾。
    关键词语:
     
    更新:2021/07/09 组卷:0 难度:0.30
  • (2020秋•东湖区校级月考) 请按以下要求写一段文字。
    (1)以“早春”为话题,以“当春天来临、春姑娘的脚步来临时”为开头。
    (2)用上“不论你是否……终究……”,“不论你是否……终究……”的句式。
    (3)使用拟人修辞手法。
    (4)结构相对完整,语言优美、流畅。
    (5)100字左右。
    更新:2021/07/09 组卷:0 难度:0.30



共0题,平均难度:0.0
您还未添加任何题目!
清空全部 进入组卷
浪涛学院
浪涛授课助手
浪涛校园巡课
浪涛校园广播

链接:产品官网  |  浪涛官网  |  校园集群网  |  浪涛学院

2013-2025 © 资源云平台 v6.4.12999   |  粤ICP备08015187号-8  |  深圳浪涛科技有限公司  |  联系方式:0755-89637177


  • 孟母通公众号


  • 浪涛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