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源  试题
  • (2020•鼓楼区校级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著名历史学家钱乘旦在《西方那一块土》后记中写道:任何文明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短处,西方文明并不例外。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有些西方人却把自己的文明说成完美无缺,而其他文明则一无是处。在他们眼里,西方文明从一开始就是对的,指引着正确的方向;其他文明则从一开始就错了,隐含着天生的“劣根性”。这种说法尽管荒唐,而且越来越不能拿出来登大雅之堂,但它却流传广泛,很容易让一些人信以为真。……西方文明的确有许多长处,值得他人学习,但也有不少短处,须被他人引以为戒。……西方文明来自西方本土,而不来自西方的上天;西方文明是土生土长的西方本土文明,有许多现象是它所特有的,并非所谓的“普世价值”。《西方那一块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西方文明有它的源,也有它的流。
    提取材料中有关西方文明的一个观点,围绕这一观点拟出具体的论题,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予以阐述。(要求:列出提取的观点,写出具体明确的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更新:2021/05/19 组卷:0 难度:0.10
  • (2017秋•南京月考) 埃及金字塔是世界奇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金字塔建造的坡道技术金字塔建造用了坡道技术。坡道在塔的一侧,其余三个侧面分别堆起具有脚手功能的墙,以便挪动石块。工匠们先把巨石块在附近加工好,然后顺着坡道拉上正在建造中的金字塔。随着塔的升高,坡道逐渐延长,“脚手架”也越垒越高。金字塔建成后,将坡道和高强拆掉。
    材料二:他(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分成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三个月……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20年。……金字塔是用磨光的石块,极其精确地砌筑成功的。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 材料三:由于大量游客的参观,尤其是一些游客出于好奇等原因,不时对金字塔进行非常规的“亲密接触”,引起专家们对金字塔保护工作的担忧。于是提出了在金字塔附近修建防护建筑有助于减低旅游对古迹的损害的建议。
    --《海外见闻》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二,从埃及金字塔的建造角度你能提炼出哪些重要信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世界遗产的保护原则是什么?据材料三,指出专家们对金字塔保护工作担忧的原因。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古埃及金字塔群的现实意义。
    更新:2021/05/19 组卷:0 难度:0.10
  • (2015秋•绍兴期末) 不同地域不同时间的文明往往有着其不同的特质,文明的传播既有来自传播者的文化势能,也有来自受侍者的文化环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明,无论其范围广大还是狭小,在地图上总能找到他们的地理坐标,它们的本质特征取决于它们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局限或便利。因此,人类在迈向文明时代的进程中,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便在不同的地理空间中形成了。
    ---布罗代尔(法国史学家)
    材料二:处于不同时代的两个特定社会之间,在时间关系方面,如西方社会和希腊社会,我们却观察到了连续的特征,我们可以将这种连续关系喻为“血缘”关系。
    ---引自英国汤因比《历史研究》雅典的民主政治在国家政治原则、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国家决策方式和公职选举、任期等方面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1)材料一中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索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从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指出以古代中国为代表的农耕文明和以希腊为代表的海洋文明的主要差别?
    (2)依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西方社会”在哪一方面与古代“希腊社会”存在着连续的“血缘”关系?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它们之间存在这种连续“血缘”关系的理由。(要求至少举2个例子)
    更新:2021/05/19 组卷:0 难度:0.10
  • (2019•六枝特区校级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了战国,士虽然仍有等级的含意,但逐渐转变为社会上的一个阶层。这个阶层成为上(统治者、官吏和剥削者)与下(被统治者、民、被剥削者)交流、转换的中间地带。
    --《历史研究》1987年第4期材料二 古希腊社会商业化导致了商业中产阶级的迅速发展,从而改变了古希腊社会的政治力量结构,这导致了古希腊社会政治结构的迅速变化。
    --毛寿龙《中产阶级与民主制度》(1)据材料一、二,概括古代中国、古希腊社会结构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在清朝的最后十年,中国社会结构加剧变化。……产生了新知识分子、从旧绅士阶层分化出来的新绅士。……每一个阶层都有着自己的利益和政治要求。新绅士希望参与政权;商人阶层在政治上紧随新绅士,对清政府造成一定的压力;新知识分子公开反满;而下层民众则反对新政进而反对清政府。清政府无力驾驭这一变化了的社会,只好退出历史舞台。
    --《清末社会的裂变与各阶层分析》(2)概括并说明材料三中关于清政府退出历史舞台的观点。
    材料四 二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此外,“经理革命”的推进、信息技术革命的渗透等等,各种因素促使新中产阶级迅速壮大。……他们对于西方社会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越来越不满…….政府出于维护政治稳定的长远目的,被迫通过立法推行一些缩小贫富差距的政策,资本家与其他高收入者相当一部分收入被转移到低收入者手中。
    --吴浩《新中产阶级的崛起与当代西方社会的变迁》
    (3)据材料四,指出“新中产阶级迅速壮大”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更新:2021/05/19 组卷:0 难度:0.10
  • (2013•潮州二模) “公民社会”是民主政治的重要社会载体。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公民”“公民社会”的有关问题:
    材料一  公民概念最早产生于古代希腊。古希腊的“公民”一词来源于“城邦”,原意是“属于城邦的人”。古代社会中后期,“臣民”概念取代了“公民”概念。
    材料二  公民社会与民主政治紧密相连。“民主”一词在中国文献中最早出现于《尚书》:“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大意是:暴君夏桀不配做民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
    材料三  现代意义的公民概念开始形成于15世纪后,随着自由市民的产生,17-19世纪在维护市民利益的民族国家运动和争取公民政治权利斗争冲击下,受法国影响最终有了今日之含义。
    材料四  在中国,“公民”作为外来语是在辛亥革命前后由西方传入的,而在法律文件中正式统一使用“公民”概念,则要到新中国建立以后。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希腊“公民社会”形成的原因。并指出“臣民”与“公民”的本质区别。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古代中国和西方赋予“民主”一词的不同含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意义的公民概念形成的历史背景。并列举两部欧美在争取公民政治权利斗争中提出或颁布的文献成果。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现代中国实行了哪些制度?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公民社会”的认识。
    更新:2021/05/19 组卷:0 难度:0.10
  • (2012•黄山模拟)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水上武装力量在西方谓之海军,在古代中国则称为水师。两种不同的称谓背后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传统。两千多年前,地中海孕育了希腊雅典舰队、罗马舰队、威尼斯舰队等强大舰队,成为近代海军的摇篮,导致海权意识的早熟。古代中国虽有漫长的海岸线,陆权主义却极其浓厚,海军和海权意识很难在中国萌发出来。
    --摘编自《世界海军发展史略》【材料二】随着15世纪晚期至18世纪“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近代海权思想兴起。1537年,拥有强大舰队的西班牙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支海军陆战队。16世纪末英国蕾莱爵士更直截了当地指出:“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控制了世界。”美国海军理论家马汉在1890年出版的《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中进一步指出,海上力量决定国家力量,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要控制海洋,就要有强大的海军和足够的海军基地,以确保对世界重要战略海道的控制;要重视“海上交通线”、“中央位置”和“内线”。马汉也被后人公认为海权论的鼻祖。
    --摘编自《世界海军发展史略》【材料三】19世纪70年代,清统治集团内部展开了海防问题的大讨论。直隶总督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认为“居今日而欲整顿海防,舍变法与用人,别无下手之方”。1875年清廷发布上谕,称“海防关系紧要,既为目前当务之急,又属国家久远之图”,正式决定创办近代海军,任命李鸿章、沈葆桢分别督办北洋、南洋海防事宜。自是年起,清政府先后向英法两国订购军舰,并在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自造军舰。1876年起陆续派遣学生分赴英法各国学习海军,又在沿海一带陆续开设海军学堂,学习英文、几何、代数、驾驶、天文、海图、算法等诸务。
    --摘编自《清朝通史》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知识简要分析,为什么地中海成为海军和海权意识的摇篮,而古代中国却很难萌发海军和海权意识?
    (2)依据材料二指出,近代海权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结合近代历史知识概括海权思想兴起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3)结合有关知识分析促进中国近代海军产生的主客观因素,依据材料三中筹划海防的目的和采取的具体措施,简要评价清政府的决策。
    (4)1953年2月,毛泽东视察海军时提出:“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进入新世纪,胡锦涛提出:“建设一支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要求相适应的强大的人民海军。”你认为,新时期人民海军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应有怎样的发展变化?
    更新:2021/05/19 组卷:0 难度:0.10
  • (2012•普陀区二模) 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
    菁优网
    材料一“中世纪的城市,初期还完全是一个在社会中由农业决定的陌生体,到了中世纪晚期则发展成为一个有自我意识的、最终成为中心的生活区域,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胚细胞。”
    --汉斯-维尔纳•格茨《欧洲中世纪生活》
    材料二“恰恰因为它们才从头开始,而且处于政治上支离破碎的欧洲而不是坚如磐石的帝国结构中,所以自治市的自由民从一开始就表现出自信和独立。”
    --斯塔夫里诺斯
    问题:
    (1)欧洲中世纪城市复兴的动因是什么?
    (2)如何理解“中世纪的城市……最终成为中心的生活区域,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胚细胞。”
    更新:2021/05/19 组卷:0 难度:0.10
  • (2021春•浙江期中) 地理大发现,将世界逐渐连成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菁优网
    材料二: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些生物学家认为:自哥伦布大交换发生后,生物系统中曾经截然不同的地方都变得相似了。……“冒烟的草药”是第一个扩散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产品,成为大交换浪潮的浪头。大交换的影响是多方位的。马克思曾指出:“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这个历史结果是经历了15,16世纪以来的一系列重大转折之后才出现的。
    --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历史》(1)古代美洲和非洲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分别指出图中文明遗址:①
     
    ,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航路开辟产生的重大影响。
    更新:2021/05/19 组卷:0 难度:0.50
  • (2021春•房山区期中) 文明与战争
    材料一:约公元前4500年,苏美尔人迁移到两河流域南部。人们从事农业生产,具有灌溉知识,使用金属工具,用削成尖头的秸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版上压刻出符号。从此时到约公元前2900年,以城市为中心的聚落逐步扩大,城市的功能不断完善。该时期的一块石碑上雕刻有一个统治者,他戴头冠,穿长裙,孔武有力。同时期的一枚印章上,有一个人正主持宗教仪式,手刃敌人,表明他拥有宗教和军事权力,在同时期的雕刻中还出现了奉献产品的民众。这些情况表明苏美尔地区进入了文明时代。
    菁优网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亚地区进入文明时代的表现。
    材料二:公元前4世纪晚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入侵并灭亡了波斯帝国,随后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亚历山大远征期间,在野蛮部落建立了70多个城市,定都巴比伦城,保留波斯帝国的行政制度,鼓励东西方种族通婚,以马其顿人和希腊人作为骨干力量,保证征服者的统治地位;袭用东方的专制政体,并利用宗教进行统治,宣扬君权神授,从而使帝国的统治呈现出东方、马其顿、希腊城邦三种因素的混合现象。
    --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请简要评析亚历山大远征。
    更新:2021/05/19 组卷:0 难度:0.70
  • (2021春•邯郸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图所示
    菁优网
    材料二 公元前1世纪,罗马城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罗马帝国为了加强其统治,修建了以罗马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公元8世纪起,罗马成为西欧天主教的中心,各地教徒前往朝圣者络绎不绝。据说,当时从意大利半岛乃至欧洲的任何一条大道开始旅行,只要不停地走,最终都能抵达罗马。故有“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典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大帝国的相似之处,概述两大帝国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条条大路通罗马”出现的原因和作用。
    更新:2021/05/19 组卷:0 难度:0.60



共0题,平均难度:0.0
您还未添加任何题目!
清空全部 进入组卷
浪涛学院
浪涛授课助手
浪涛校园巡课
浪涛校园广播

链接:产品官网  |  浪涛官网  |  校园集群网  |  浪涛学院

2013-2024 © 资源云平台 v6.4.12999   |  粤ICP备08015187号-8  |  深圳浪涛科技有限公司  |  联系方式:0755-89637177


  • 孟母通公众号


  • 浪涛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