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源  试题
  • (2021春•赫山区校级月考) “述而不作”的信影响深远,两千年之久,成为风自孔子以后,儒家育遵一原则,以传授、注为任。要从一学问,必然记文才言而有据。因而,熟记经典成为学生的基功。
          孔子践履“孝”这种德性的象是天。《•佾》到,“天下之无道也矣,天将以夫木铎孔子道追寻的是天的使。于孔言,他的作就传天,天在《论语•阳货》第八章,孔他不想再说,但是的弟子子贡说:“子不则子何述焉?”孔子回答:“天何言哉!四时行,百物生焉。何言哉!从这段话中可以得出两点:第一子述天道,天是最的创造者;第,孔子认为己是天道的者,子贡则将己看作是孔思想的述者孔子践履德的活动表达了天的“孝”,子贡践德性活动则达了孔子的“孝。
          材料:
    孔子教育弟子是为了让们政,用子的话“学而优则仕”(语•子张》)。隋唐以,科举,官明确规定了读书人出路,只有为一途。学校为向科举输送考途径之。举使用八股文,专以书五经命题,以家经典考生,答案阐释以经典为准,允许有超的见。
    下列说法中,为论据来支撑材二主要观点的项是
     

    “若没有地,哪里会有人类生存发展空间。因此敬天祈福对天地自然的一份崇高敬意”
           以说,孔“而不作的信条使得他在教学中有偏重继承、视创新倾;伦关系与师关的结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这使人们从青少年代起减或部去了探索未知的兴趣。这样得传统教以教师解释、学背为基本方式,因循以往乏创精神。
    在儒家经典著作《中庸书中,认为“孝”应包括“善述人之事也”,也是说,不作中的述”孝”是统这种理解恰好切合孔子的观。
          这以”为“作”的神,被后世儒传之永久,经书代代相传时,他写出了无数的注疏。后来的《三疏》就是用这种精神对经书文进注释形的。
    (摘编余纪元、金小燕、韩丽《不作”何以成孔子?》)      材三:
         在中庸中,儒德性“孝”的义和“”是相关。《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如果我们将孝的这解释孔子在《论语•述而》第章中自我述联系起来,述的深层含跃纸上也就是述表达了“孝的德性。
    “述而不作”的“述”常丰富,在古代辞书解释“循”,但现代中这一含义被“叙”陈述”“讲述”“论述或“”等含义所代。
    作为第一位教师,子期望把培对国家和社会有用人;伟大的思家他认为从事“孝”的活动对天道的传承。
    “孝子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致,致其严者备矣,然后能事。”
    “秀文化是个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本,如果丢掉了,就断了精神命脉”
    (摘编自李“述而不与传教育》)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是
     

    “述而不作”的信条后来成为儒学教育的条重原则熟记经典成为生的基本功这统直影响到后来的科举考试,命题答案均书五经为。
          在论语》孔子被描写一个教育家。从某种点看来也的确如他期弟子成为对国、对社会有用“成人”(论语宪问》),所以教们经为基的门知识。作教师他觉得的任务是弟子们解释古代文产。《论语》载子说他自己“述作”《语•而》),就是这个故。过这是孔子的一面,他还有一方面,这就是,在传传统的制和观念时,孔给予它的解是由自的道德观推导出来的。如在释“三年之”这种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母之怀。夫年之丧,下之通丧也。”《论阳货》句话说,儿子一生,至少头三年完全依母,因父死他应当以同样长的时间丧,表示感恩。还在授经典,孔给们以新的解释。到《诗》,强调的道德价值时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这一来子就不是单纯地传述了,因为他在“述里“作”出一些新的东西。
          孔子不是唯把学与“孝”联结来的人。子与柏拉早期的品《游叙弗伦对“孝”的定义殊途同归。苏拉底的诘问对象游叙弗伦得“孝”是公正的一,“孝”是人类对上帝的。苏格拉底认为自己的哲学活动就是对神灵的侍奉,自己的答法就是对神的奉。基于苏格拉底对上侍奉的苏格拉提供的案进行哲活动是帝正孝”对学活动与的密切联系,亚多德也有表。他在《各马可伦理学中,孝”要求更加尊重真而不是尊重你的朋友。认为孝”对象是理而不是帝践行“孝”这一德性活动是追求哲学肃义,因为寻哲学是为了探真。
         孔子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把哲学活动和“孝”联起,管每一个人对“孝”理不同,这也映了他们做学的方法不同。苏格拉底通诘问的方式审查人的念亚里士多德更多是过对前人论的考察批判发真理;则认为事“孝”的活动就是对道传承。
         因此,子将他经典的传承比一个孝子事情子对父亲最大的是对父亲志、事业、梦想的继承、现发扬大同样孔子述的天道也是天的孝。于子而言,他的智力活动是恢复天道,这就对天尽孝在孔子那里“义涉及了延续文化传统和传承的义务。
    《论语》中虽然记录孔子“而不作”其实孔子在传文化产时,也“作”了一新东西,后孔子时代儒学都长期传并发展着这精神。
    材料二在论证有哪点?请简要说。
    对影响两千年之久的子“不的信条是何看待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更新:2021/07/14 组卷:0 难度:0.60
  • (2019•上蔡县校级模拟) 总体来,在我国的能构成中,煤处于主体性位,期内是我国主要的能来源,而清洁能源费比持续上升,伏行业的发展速。
    (摘“中国新能源网”)下料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球能源互联网的建本上可达开发与利用再生资的目的,有效实现能源的转升级,还可以实现各国之以及各组织之的共赢。
          全球能源互联网与物联网、互联等进行深融合,进一步带动新源、料战略新业的发展进程,基上为我国新兴产业的创新提供好的发展空,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等生了极的动作用。
    阅读下的文,完成各题。
    2012~207年品能源能源消费总量比重
          议建全球能源互联、清洁源绿色发展是保全电力需得以有效满足基途径。这一提是习近平总书记于当全电力能源发展情况提出的具备瞻性、长性的发计,是继“一带一”之后出的又一重大倡议。
    我国的风力和光伏发电技术力雄厚;未来20我国再生源发电领域的投资将超过万亿美,有力地推球低能源技术的发展。
         构建全球源联网能够效夯实各国之间以及各组间的共赢效果当前化石能源缺,各国广泛地用能以及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为能源手。通过构建全球源网,基本上可以实现大规模开与利用可再资源的目的要求,能够一步加强南南合作力度如亚洲、非洲地区的资优势转为可利用的经资源致力于解决电力短缺问题尽能地消贫富之间的差距。
        未来20,中国将在全球清能源产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预计到200年全球能源将增长30对新型发电力资扩大0.亿美元其,7.4万美元用于生能发电中国在该领域投将超过6万亿元。国际能源署认为,中国清洁能源的规模是推动全球碳能源技术发展的关键。此,中国发行了250亿元的绿色券,资各种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包括运、资源保护和再循环污预防控制以节能生态防控等等。
    (摘《“带一路”将重塑全球清洁源消模式,《经国家周刊》2018年2期)
    年份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水电、电、核电
    012 8.5% 170% 4.% 97%
    203 7.4% 171% 5.% 1.2%
    014 6.6% 1.4% 57% 113%
    215 6.7% 18.% 59% 12.%
    216 2.0% 8.3% 6.% 13.%
    017 0.4% 188% 7.% 1.6%
    菁优网
    从近六年的数据来看炭石油种源消费约到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的80%,但体呈下降趋势,201年两者合占比于0%,为7.2。
    我国提出的“一带一”倡议,我国的清洁源技术向国际转创造了良的遇并以实现互赢。对此材一与材料四都有相关述。
    材料三
         未来中国有望成为世第洁能源国并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先进清洁能源技术世界转移,重塑全球能源消模式,实互惠共赢。
       国能源局12日披,截至2019年1月20,我国在核电机达到45台,装容量4590万,排名世界第三;在建机组11台,装机容量118万千。
         过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以进一步进清洁能源的发展进程,基本上够成以清洁能为主导力、以能源为中心量的全球能源配局,有效实全球转型升级。
    摘自《构建全球源联网推动清洁能源绿色发展》《科学导报1年第14期)料四
    (来:商产业研究网)
    材料一
    推构建全能源推动清洁源绿色发展的倡议,不利于实现我国的伟大复,同利于实现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
    在“类运共体”这一全球价值观的下,我国该如何展清洁源?请简要概说明。
    更新:2021/07/14 组卷:0 难度:0.60
  • (2021春•赫山区校级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在《论语》里孔子被描写成一个教育家。从某种观点看来,也的确如此。他期望他的弟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成人”(《论语•宪问》),所以教给他们以经典为基础的各门知识。作为教师,他觉得他的基本任务,是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论语》记载,孔子说他自己“述而不作”(《论语•述而》),就是这个缘故。不过这只是孔子的一个方面,他还有另一方面,这就是,在传述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孔子给予它们的解释,是由他自己的道德观推导出来的。例如在解释“三年之丧”这种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论语•阳货》换句话说,儿子的一生,至少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因此父母死后他应当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表示感恩。还有在讲授经典时,孔子给它们以新的解释。例如讲到《诗》,他强调它的道德价值时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这样一来,孔子就不只是单纯地传述了,因为他在“述”里“作”出了一些新的东西。
           这种以“述”为“作”的精神,被后世儒学传之永久,经书代代相传时,他们就写出了无数的注疏。后来的《十三经注疏》,就是用这种精神对经书原文进行注释而形成的。
    (摘编自冯友兰《孔子:第一位教师》)       材料二:
    “述”的内涵非常丰富。《说文解字》将“述”解释为“循”;在现代汉语中,“述”可以理解为“叙述”“陈述”“讲述”“论述”或“阐述”等等。
           在《中庸》中,儒家德性“孝”的定义和“述”是相关的。《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如果我们将“孝”的这种解释和孔子在《论语•述而》第一章中的自我描述联系起来,“述”的深层含义便跃然纸上,也就是“述”表达了“孝”的德性。
           孔子践履“孝”这种德性的对象是天。《论语•八佾》讲到,“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孔子道德追寻的是天的使命。对于孔子而言,他的工作就是传天道,兴天道。在《论语•阳货》第十八章中,孔子说他不想再说话,但是他的弟子子贡说:“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回答:“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从这段话中可以得出两点:第一,孔子述的是天道,天是最终的创造者;第二,孔子认为自己是天道的述者,子贡则将自己看作是孔子思想的述者。孔子践履德性的活动表达了对天的“孝”,而子贡践履德性的活动则表达了对孔子的“孝”。
           因此,孔子将他对经典的传承比作一个孝子做的事情。儿子对父亲最大的孝是对父亲志向、事业、梦想的继承、实现和发扬光大。同样孔子述的天道也是对天的孝。对于孔子而言,他的智力活动是恢复天道,这就是对天尽孝。在孔子那里,“孝”的含义涉及了延续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的义务。
           孔子不是唯一把哲学活动与“孝”联结起来的人。孔子与柏拉图早期的作品《游叙弗伦》对“孝”的定义殊途同归。苏格拉底的诘问对象游叙弗伦得出“孝”是公正的一部分,“孝”是人类对上帝的侍奉。苏格拉底认为自己的哲学活动就是对神灵的侍奉,自己的问答法就是对神灵的侍奉。基于苏格拉底对上帝侍奉的论证,苏格拉底提供的答案就是进行哲学活动是对上帝真正的“孝”。对哲学活动与孝的密切联系,亚里士多德也有所表述。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孝”要求更加尊重真理而不是尊重你的朋友。他认为“孝”的对象是真理,而不是上帝。践行“孝”这一德性活动是追求哲学的严肃义务,因为追寻哲学是为了探寻真理。
           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把哲学活动和“孝”联结起来,尽管每一个人对“孝”的理解不同,这也反映了他们做哲学的方法不同。苏格拉底通过诘问的方式审查人的信念;亚里士多德更多地是通过对前人理论的考察、批判发现真理;孔子则认为从事“孝”的活动就是对天道的传承。
    (摘编自余纪元、金小燕、韩燕丽《“述而不作”何以成就孔子?》)       材料三:
    “述而不作”的信条影响深远,达两千年之久,成为风气。自孔子以后,儒家教育多遵从这一原则,以传授、注解经典为己任。要从事这一学问,必然熟记经文才能言而有据。因而,熟记经典成为学生的基本功。
    孔子教育弟子是为了让他们从政,用子夏的话说是“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隋唐以后,科举盛行,官方明确规定了读书人的出路,只有为官一途。学校成为向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科举使用八股文体,专以四书五经命题,以儒家经典考学生,答案阐释以经典为准,不允许有超出范围的见解。
           可以说,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条,使得他在教学中有偏重继承、轻视创新的倾向;伦理关系与师生关系的结合,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这使人们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减少或部分失去了探索未知的兴趣。这样使得传统教育以教师解释、学生背诵为基本方式,因循以往,缺乏创新精神。
    (摘编自李杨《“述而不作”与传统教育》)(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中虽然记录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其实孔子在传述文化遗产的同时,也“作”了一些新的东西,后孔子时代的儒学都长期传承并发展着这种精神。
    B.“述而不作”中的“述”内涵非常丰富,在古代辞书中解释为“循”,但在现代汉语中这一含义被“叙述”陈述”“讲述”“论述”或“阐述”等含义所取代。
    C.在儒家经典著作《中庸》一书中,认为“孝”应包括“善述人之事也”,也就是说,“述而不作”中的“述”与“孝”是统一的,这种理解恰好切合孔子的观点。
    D.“述而不作”的信条,后来成为儒学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熟记经典成为学生的基本功,这一传统一直影响到后来的科举考试,并且命题答案均以四书五经为限。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第一位教师,孔子期望把学生培养成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认为从事“孝”的活动是对天道的传承。
    B.孔子认为,儿子出生的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故父母死后孩子应以同样的时长服丧以表感恩,于是提出了“三年之丧”的礼制。
    C.“孝”在儒家思想学说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孔子看来,“孝”不仅限于父母,也体现在对历史的传承和对文化传统的延续。
    D.孔子、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人都将哲学活动与“孝”联结起来,因做哲学的方法不同,对“孝”的理解也有差异。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上帝为每个人灵魂提供了选择机会:或是拥有真理,或是得到安宁。你可以任选其一,但不能兼而有之。”
    B.“倘若没有天地,哪里会有人类生存发展的空间。因此,敬天祈福正是对天地自然献上的一份崇高敬意。”
    C.“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D.“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对影响两千年之久的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条,你是如何看待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更新:2021/12/27 组卷:0 难度:0.60
  • (2020秋•袁州区校级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司马迁是一个史官,对于那样一个泱泱大国,他所能做的多半是记录。和同时代的许多官员相比,他可以改变的东西相当有限,而其性格更决定了他在政治上的劣势。客观地讲,后人纪念司马迁,既是   对他的尊敬,也包含了许多同情,这让司马迁成为了历史上一个典型的悲情英雄。不是战死沙场,而是淹没在一个所谓“盛世”的大汉。
           司马迁的爱憎分明是大部分人爱他的主要理由,但这四个字却远远不能概括司马迁的全部。之所以他的名字能够和他的《史记》一起被载入史册,不仅因为他有一颗心怀天下的赤诚之心,更重要的是他做到了一个史官和一个人的境界--真。这种真概括起来就是一种“实录精神”,这种精神源于他父亲临终前的嘱咐,也一直延续到司马迁生命的终点。
           为了得到历史最真实的素材,司马迁必须以最近的距离去触摸每一个历史人物,我们今天才得以将《史记》奉为历史真实公正的范本。从技术上讲,司马迁收集史料的方式是原始而落后的,没有碳-14定位仪,没有多少人的协助,也没有今天史学家们系统的理论知识,他能做的只是朴实的记录。
           面对现实,记录现实,秉笔直书,看上去不及征伐疆场将领之勇,也不及社稷江山帝王之智,但司马迁的《史记》真实的呈现告诉我们,王侯将相、布衣百姓只不过是历史中的一个又一个等质量的元素,这种不虚美不隐恶的记录方式,对于司马迁来说既是一位史官的职责,更是他胸中最大的心愿。
           比了解到真相更难的是把真相说出来,而钱与权正是说出真相最大的阻碍。幸运的是,历史人物不会因为自己的丑像被暴露而找司马迁算账,但他所经历着的一切钱与权的现实压力,却也着实考验着他作为一个史官的秉性--而他做得很好。
           实录精神的存在需要社会的宽容,也需要实录者的勇气,而一个宽容的社会也注定会增加实录者的勇气。记录现实比记录历史更需要勇气,因为现实中的丑陋者从来害怕让人知道自己的丑陋,而记录也远远不止于美丑之辩!不要说记录者代表正义,但起码应该代表事实--这是记录的最低要求,也是最高要求。呈现真实是一个技术活,但更是一种精神、一种理念。
           中国的历史从来不缺创造者,他们在历史的巨钟上猛敲,要让后人也能听到余音。历史让我们记住了他们,可谁又让我们记住历史?司马迁正是用他这种呈现真实的执着,让后人记住了历史,也记住了这本巨制背后的那个曾受腐刑的司马迁。
           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谈道:“我们国家一直有三个大祭’,一是祭黄陵,属于国之祭、族之祭;一是祭孔子,属于文之祭祀,是对文脉的一种追踪;还有一个就是祭司马迁,它既是文祭,又是心祭,是对一种伟大人格的缅怀。”
           中华民族是一个缺乏悲剧感的民族,喜欢大大团圆、喜欢盛世、喜欢辉煌、喜欢纪念成功人物,司马迁的存在就有了他特殊的意义,我们应该负重,要有悲剧感,心存忧患意识。所有这些司马精神,为我们今后悼念司马迁,敬仰我们的民族精神,建树我们的文化灵魂,提出了非常久远的任务。
    (选自《司马迁实录精神》,有增删)(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司马迁只是一个史官,所以在所谓“盛世”大汉中,与同时代的许多官员相比,司马迁在政治上能够改变国家社会的力量更小。
    B.在人才辈出的汉朝,司马迁也许不是一个成功人物,但他心怀忧患,直面历史,秉笔直书的精神,正是我们的民族精神的精华所在。
    C.在历史长河中,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布衣百姓,他们一个个都是等质量的元素,处于平等的地位,司马迁对他们都进行了真实的呈现。
    D.司马迁运用实录精神写《史记》的目的在于,既让后人记住真实的历史,能以史为鉴,也让人们记住真实的自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对司马迁的人生做了一个整体评价,然后引出了本文的观点,即司马迁记史的实录精神。
    B.本文在论述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后,借古鉴今,给我们当代社会敲响了警钟,提出了号召。
    C.本文从不同角度,层层深入论述中心主旨,并采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进行分析阐述,如举例论证、引证、比较论证等。
    D.全文在论证司马迁的实录精神时,先从司马迁实践求真的角度展开论述,再阐述了司马迁记史面临的多重压力及应具备的勇敢无畏的精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要得到真实记录,那么这个史官必须能够具有一种勇敢无畏的精神,能够拒绝金钱的诱惑,能够不畏强权。
    B.司马迁在写《史记》时应该经受了来自朝廷高层对他的种种非难,但作为一名史官,秉笔直书是他胸中的最大心愿。
    C.呈现真实不只是简单的技术活,更是对一种精神和理念的执着,我们要传承司马迁的爱憎分明、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
    D.我们祭奠缅怀司马迁,既是对司马迁写下历史巨著《史记》表达崇敬之情,也是对他这种实录精神进行讴歌与赞美。
    更新:2021/12/27 组卷:0 难度:0.70
  • (2019•上蔡县校级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未来,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一清洁能源大国,并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将先进的清洁能源技术向世界转移,重塑全球能源消费模式,实现互惠共赢。
           未来20年,中国将在全球清洁能源产业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预计到2040年,全球能源需求将增长30%,对新型发电能力的投资扩大至10.2万亿美元。其中,7.4万亿美元将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中国在该领域投资将超过6万亿美元。国际能源署认为,中国清洁能源投资的规模是推动全球低碳能源技术发展的关键。此外,中国还发行了近250亿美元的绿色债券,投资各种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包括运输、资源保护和再循环、污染预防控制以及节能和生态防控等等。
    “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将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向国际转移。国际能源署数据表明,中国的风力和光伏发电技术实力雄厚,占据了全球三分之一的风力发电市场和四分之一的光伏发电市场。预计2030年,全球70%以上的发电增量将由可再生能源产生,而2050年超过77%的新增产能将来自风能和太阳能。
    (摘自《“一带一路”将重塑全球清洁能源消费模式》,《财经国家周刊》2018年第25期)
    材料二
    2012~2017年分品种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
    年份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水电、成电、核电
    2012 68.5% 17.0% 4.8% 9.7%
    2013 67.4% 17.1% 5.3% 10.2%
    2014 65.6% 17.4% 5.7% 11.3%
    2015 63.7% 18.3% 5.9% 12.1%
    2016 62.0% 18.3% 6.4% 13.3%
    2017 60.4% 18.8% 7.2% 13.6%
    菁优网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网)
    材料三
           倡议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清洁能源绿色发展是确保全球电力需求得以有效满足的基途径。这一提议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当前全球电力能源发展情况,提出的具备高瞻性、长远性的发展计划,是继“一带一路”之后提出的又一重大倡议。
           通过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可以进一步推进清洁能源的发展进程,基本上能够形成以清洁能源为主导力量、以电力能源为中心力量的全球能源配置格局,有效实现全球能源转型升级。
           全球能源互联网通过与物联网、互联网等进行深度融合,进一步带动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进程,基本上为我国新兴产业的创新提供较好的发展空间,对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等产生了积极的拉动作用。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能够有效夯实各国之间以及各组织之间的共赢效果。当前化石能源稀缺,各国广泛地采用风能以及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作为主要的能源手段。通过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基本上可以实现大规模开发与利用可再生资源的目的要求,能够进一步加强南南合作与南北合作力度,如将亚洲、非洲等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可利用的经济资源,致力于解决电力短缺问题,尽可能地消除贫富之间的差距。
    (摘自《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清洁能源绿色发展》,《科学导报》2018年第14期)材料四
           据国家能源局1月24日披露,截至2019年1月20日,我国在运核电机组达到45台,装机容量4590万千瓦,排名世界第三;在建机组11台,装机容量1218万千瓦。
           国产崛起,核电已成国家新名片。目前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主要是华龙一号和CAP1400.2018年1月,英国正式批准设立“华龙一号”通用设计审查,标志着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已经真正落地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点--英国。
           中国核电已成为世界能源市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今后一段时期是推动能源革命的蓄力加速期,是我国核电技术创新发展和“走出去”战略取得突破的关键时期,“一带一路”倡议为核电“走出去”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我们要保障我国核电安全高效发展的同时,加快推动核电“走出去”,实现联动发展、互利共赢。
    (摘编自“中国新能源网”)(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风力和光伏发电技术实力雄厚;未来20年,我国在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的投资将超过6万亿美元,这会有力地推动全球低碳能源技术的发展。
    B.从近六年的数据来看煤炭、石油这两种能源消费约占到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80%,但总体呈下降趋势,2017年两者合计占比低于80%,为79.2%。
    C.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构建,基本上可以达到开发与利用可再生资源的目的,有效实现全球能源的转型升级,还可以实现各国之间以及各组织之间的共赢。
    D.我国的核电发展迅速,拥有领先世界的技术,在国际能源市场中不可小觑;我国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已落地英国。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力推动清洁能源的绿色发展,既能缓解环保压力,又能有效满足全球的电力需求;预计十年之后,全球70%以上的发电量都将依赖于清洁能源。
    B.总体看来,在我国的能源构成中,煤炭处于主体性地位,短期内仍是我国主要的能源来源,而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持续上升,光伏行业的发展尤为迅速。
    C.推行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清洁能源绿色发展的倡议,不仅利于实现我国的伟大复兴,同时也利于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D.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的清洁能源技术向国际转移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并以此实现互利共赢。对此,材料一与材料四都有相关表述。
    (3)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的背景下,我国该如何发展清洁能源?请简要概括说明。
    更新:2021/12/27 组卷:0 难度:0.60
  • (2019•马鞍山三模)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针对“争”,先秦各主要学派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不争”的思想,在个人层面上,把“不争”看作是一种美德和值得推崇的处世哲学;从社会制度设计角度,如何息“争”或消除“争”的负面影响也成为当时学者及统治者考虑的问题。
           其中,《老子》中关于“不争”的论述最具有代表性。《道德经》提出“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意为遇到冲突时主动退让,不争先,不争强。老子认为,“不争”并不是一味地消极退让,而是不妄为,不强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不争而善胜”的目标,也就是说,“不争”实际上是一种高级形式的“争”立于不败之地乃至于获胜仍是最终的目标。
           与老子相仿,孔子把“争”视为人们对私利的无度追求,认为它是导致一切冲突、仇恨和社会动乱的祸根。他说“放于利而行,多怨”,为此,他提出以“义”制“利”,要求人们不要见“利”忘“义”,儒家认为,为了平息或消除对私利的争夺,必须要建立完备而合理的等级制度,以此作为分配社会利益和荣誉的标准。对此,荀子有着更为系统和完备的思考,他把社会动乱的根源直指无度和无序的私利之“争”,并开出了以“礼”息“争”的药方,认为“礼”的起源正是为了节制欲望,防止争斗。他所谓的“争则乱,乱则穷”可以说是先秦各派思想家的共识,也对中国后来的治国理念和制度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家韩非子则敏锐地看到了人类社会中无所不在的“争”,还认识到不同时代“争”的特点:“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他还指出,人口的增长和耕地与财货的紧张及不足是当今“民争”的主要原因。为此,法家提出了“耕战”的治国理念。
            与儒家提倡有等差的仁爱和礼制不同的是,墨家则主张用没有等差的“兼爱”来息“争”。
    由此,我们看到,先秦各家学派均把“争”视为对私利的争夺,并认为这样的“争”正是社会冲突与动乱的祸根,只不过在用以消除或缓解“争”的手段和方法上存在着差异。如果说老子的“不争”思想指出了一条相对消极的进取之路,那么,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则主张用“仁”“义”“礼”等较为积极的伦理和道德手段去制约、消除恶性的“争”所带来的危害,明确提出用积极的美德--“让”来消解“争”。
             对儒家而言,崇“让”就是为了隆“礼”,或者说,“让”德实际上是“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批评子路说话不谦虚:”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也就是说,治国要讲求“礼让”。孟子进一步阐发了“礼让”的重要性,说“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可见,在儒家看来,如果没有“让”德,“礼”也就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了,将会徒有其表。由此,在儒家的伦理道德中,除了“仁、义、礼、智、信”之“五常”之外,又加上了“温、良、恭、俭、让”五种君子的美德。
    “让”的美德不仅被运用普通人对私利的争夺上,成为缓解乃至于化解这些“小人之争”的工具,还被提升到了治国理政的层面,在作为统治者为政之重要借鉴的史书《左传》中蕴含着丰富的为国以“让”的思想。如《左传》中,作者记述晋国将领举荐贤能而自身“让位”之后,评论说:“让,礼之主也。”并且进一步指出,“谦让”和“不争”之美德是否盛行,是国家治乱的重要标志和条件。
    --(摘编自王大庆《古代中国的“不争”与“崇让”思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家普遍认为“不争”其实是一种高级形式的“争”,其最终目标是立于不败之地乃至于获胜。
    B.孔子对“不争”的认识与老子相似,他指出了“争”的危害,提出了以“义”制“利”的解决方法。
    C.荀子对“争”与“息争”的思考更为系统和完备,“争则乱,乱则穷”的思想认识对后世影响深远。
    D.韩非子指出“争”在不同时代必然存在,还揭示了“民争”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治国理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由“争”入笔,接着对“不争”与“崇让”进行分析,最后指出“让”的作用。
    B.文章主要采用对比论证手法,强调先秦诸子对“不争”的理解存在着较大差异。
    C.文章大量引用名人语句加以论证,突出中国传统文化对“不争”与“崇让”的重视。
    D.文章在论证“不争”与“崇让”的重要性时,主要是从个人与社会两个层面展开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从“等差”的角度看,墨家在息争手段上主张“兼爱”,这与儒家提倡的仁爱和礼制有所不同。
    B.“争”的性质就是对私利的争夺,“争”会给社会带来冲突与动乱,先秦各家学派在这两点的认识上一致。
    C.在消除或缓解“争”的手段方法上,老子的“不争”思想相对消极,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则相对积极。
    D.只有具备了“让”德,儒家提倡的“礼”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才会名副其实,从而成就君子美德。
    更新:2021/12/27 组卷:0 难度:0.70
  • (2018•乌鲁木齐一模)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仲尼弟子  昨夜星辰》(节选)
    鲍鹏山
        ①孔子为人以德,其人格也如同北斗星辰,而他的那些弟子,则正是拱卫在他周围的灿烂群星,在那个筚路蓝缕的洪荒时代,他们共同构成了吾民族头顶上深邃而灿烂的天宇。这些昨夜的星辰,至今仍在那遥远的地方闪烁,向我们送来他们意味深长的注视……
        ②《论语》中若无子路,就如同《水浒》中没有了李逵。金圣叹评点《水游》,说及李逵,“是上上人物”“写得真是一片天真烂漫到底”。这话,正是子路的“好批语”。金圣叹还说,李大哥一开口,总有奇绝语。我也以为,子路兄一说话,便百媚千娇。此人原也是一条绿林好汉,专打天下不平人。但他又和梁山好汉武松、李逵、鲁智深一样,无一丝淫邪之意。这些人都可以说是真正的伟丈夫。
        ③我以为,子路是孔门弟子中无一丝小人之心的君子,无一丝虚伪之习的真人,无一丝畏怯之态的丈夫。孔门弟子中,像子路这样的人,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不可无一者何?孔门中若没有这样一个真君子伟丈夫,真令孔门黯然无光;不可有二者何?此等天真人,岂能重出?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他也知道,等到他的大道在这浊世不能施展的时候,等他彻底绝了世俗之望,要乘一叶扁舟,江海寄余生的时候,他的那些弟子们都会作鸟兽散,而此时,仍能一如既往地跟随他的,哪怕烟波满眼也无怨无悔的,会有一个子路,但也只有一个子路。是的,子路只能有一个。
        ④毫无疑问,子路是孔门中精神最健全,人格最完整,自我最舒张的人物。对社会现状,他比孔子有容忍度,对一些人和事,他也比孔子看得开通。他终究还没有修养成圣,离普通人还较近,所以,对普通人的人性缺点,他有更宽宏的蕴含度。这使他更可爱,更可亲可近。同时他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君子亦有穷乎?”这种诘问恰好表明了他对道德、人格力量的崇拜与信仰。在孔门弟子中,樊迟关心耕稼,颜回关心仁德,曾子致力于孝道的扩张,子夏关心学问的精进,公西华仗着年轻,记忆力好,整天在那里背记繁琐的周礼条文,子贡则心有旁骛,眼盯着市场的行情变化。而只有子路,在别人纷纷致力于经世致用之学的时候,他问“死”,问鬼神,问“成人”(完美的人),谁能想到,偏偏是这个粗莽的人,关心着这类形而上的问题?
        ⑤“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子路深感痛苦的,不是闻道之难,而是行道之难。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话要让子路说,他肯定会说:“不可以。因为还没有行道,怎么能死?”道不能是一小撮精神贵族充实内心的精神食粮,而应该是大众的呼吸与空气,是阳光和水,是土壤和风。应当把这些还给大众。子路是绝对的大公无私,他的精神中不能存有任何独享的东西,哪怕是暂时的。他急于把他领悟到的东西公诸大众,如果还未能做到这一点,他宁愿“不闻”:和大众一样贫乏是可以的,而拥有大众没有的东西是不可以的。在子路这样的圣贤面前,一切自以为的“精神贵族”都显得龌龊,他们自以为贵,正显出他们的贱。正像在子路身上,因为他绝无一丝自爱自恋,反而显示出一种真正的高贵。这种高贵,步伐不快,但我们赶不上;调子不高,但我们盖不住;悬的不远,但我们射不中。孔子问:“仁远乎哉?”子路答:“不远。我欲仁,斯仁至矣。”我们答:“远。仁有好处吗?”我们和子路就这样判然有别了。
        ⑥子路如此刚直、天真、胸无点滓,毫无城府,邪恶的世界当然不会让他得到善终。孔子以一个洞明世事的世故眼光,早已预言过子路将“不得其死”。在那时人的观念里,“死”,乃是人生命的自然终点,也就是庄子所讲的“天年”。“不得其死”,就是指他的生命将意外地终结,从而得不到(或等不到)那个自然的终局。后来的事实证实了孔子的预言,在卫国的蒉聩孔俚之乱里,子路不避其难,挺身赴险,像他老师一样“知其不可而为之”地去维护“义”,终于被杀。但我以为这样的死才有价值,苟活不如好死。既然生命的终局总是死,为什么不能利用“死”来为生命争取最后的荣耀?从这个意义上说,子路是死得其所。
        ⑦子路死亡的消息传到鲁国,七十多岁的孔子停止了肉羹之食。这是他老人家终生喜爱的食物。圣人的生活开始缺少滋味。
        ⑧第二年,孔子驾鹤西去。
    (有删改)(1)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主要用比喻的手法,总写仲尼及其弟子如我们民族天宇中的星辰般永恒闪耀,开篇即点题,并引出下文要评说的对象--仲尼弟子。
    B.作者说《论语》中若无子路,就如同《水浒》中没有了李逵。他的意思是,文本风貌虽有不同,但塑造鲜活生动地人物却是共同的要求。
    C.第④段中,写孔门弟子樊迟、颜回等人的追求是为了与子路的追求形成鲜明对比,突出看似粗莽的子路所关注的却没有那么现实功利。
    D.作品在行文中有多处引用,这不仅丰富了作品内容,增强了说服力与感染力,还体现出作者的学识功底及思想阅历,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2)第⑤段中,为什么说子路身上显示出的是一种“真正的高贵”?请简要概括。
    (3)结尾⑦⑧两段的语言表达有怎样的特点及效果?请结合文本赏析。
    更新:2021/12/27 组卷:0 难度:0.70
  • (2021春•宾县校级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韩宜可,字伯时,浙江山阴人。元至正中,行御史台辟为掾,不就。洪武初,荐授山阴教谕,转楚府录事。寻擢监察御史,弹劾不避权贵。时丞相胡惟庸、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方有宠于帝,尝侍坐,从容燕语。宜可直前,出怀中弹文,劾三人险恶似忠,奸佞似直,恃功怙宠,内怀反侧,擢置台端,擅作威福,乞斩其首以谢天下。帝怒曰:“快口御史,敢排陷大臣耶!”命下锦衣卫狱,寻释之。九年,出为陕西按察司佥事。时官吏有罪者,笞以上悉谪屯凤阳,至万数。宜可疏,争之曰:“刑以禁淫慝,一民轨,宜论其情之轻重,事之公私,罪之大小。今悉令谪屯,此小人之幸,君子殆矣,乞分别以协众心。”帝可之。已,入朝京师。会赐诸司没官男女,宜可独不受。且极论:“罪人不孥古之制也有事随坐法之滥也况男女人之大伦姻逾时尚伤和气合门连坐岂圣朝所宜。”帝是其言,后坐事将刑,御谨身股亲鞫之,获免。复疏,陈二十余事,皆报可。未几,罢归。已,复征至,命撰祀钟山、大江文;谕日本、征乌蛮诏,皆称旨,特授山西右布政使。寻以事安置云南。惠帝即位,用检讨陈性善荐,起云南参政,入拜左副都御史,卒于官。是夜大星陨,枥马皆惊嘶,人谓“宜可当之”云。赞曰:太祖英武威断,廷臣奏对,往往失辞。而韩宜可辈,抱其朴诚,力诤于堂陛间,可谓古之遗直矣。伯巨、敬心以缝掖诸生言天下至计,虽违于信而后谏之义,然原厥本心,由于忠爱,以视末季沽名卖直之流,有不可同日而语者也。
    (节选自《明史•韩宜可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罪人不孥/古之制也有事随/坐法之滥也况男女/人之大伦/婚姻逾时/尚伤和气/合门连坐/岂圣朝所宜
    B.罪人不孥/古之制也/有事随坐/法之滥也/况男女/人之大伦/婚姻逾时/尚伤和气/合门连坐/岂圣朝所宜
    C.罪人不孥/古之制也有事随/坐法之滥也/况男女/人之大伦/婚姻逾时/尚伤和气合门/连坐岂圣朝所宜
    D.罪人不孥/古之制也/有事随坐/法之滥也/况男女/人之大伦/婚姻逾时/尚伤和气合门/连坐岂圣朝所宜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正,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年号的使用始于汉武帝,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可以不止一个。
    B.御史,先秦时期本为史官,约自秦朝开始,御史成为具有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
    C.惠帝,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允炆,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年号为建文,后世也称建文帝,惠帝是其庙号。
    D.缝掖,借指儒者。“缝掖”也作“缝腋”,是一种宽袍大袖的单衣,古代是读书人所穿的衣服,此处指代儒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宜可耿直敢言,无私无畏。任监察御史时,他弹劾不回避权贵,曾当面弹劾丞相胡惟庸、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人,为此他被关进了锦衣卫监狱。
    B.韩宜可为官有方,见解独特。任陕西按察司佥事时凡处笞刑以上的官吏都被贬谪屯守凤阳,他上书争辩,认为应当差别论处,不宜一概让他们谪屯凤阳。
    C.韩宜可克己自律,端方正直。他任左副都御史时,正遇上朝廷将没入官府的人赏赐给诸官吏,他不愿意接受,并向皇帝陈说原因,皇帝认可他的言论。
    D.韩宜可奉旨撰文,符合帝意。他奉命撰写祭祀钟山、大江的文章和告谕日本、征讨乌蛮的诏书,都符合旨意,为此皇帝特封他为山西右布政使。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后坐事将刑,御谨身殿亲鞫之,获免。
    ②而韩宜可辈,抱其朴诚,力诤于堂陛间,可谓古之遗直矣。
    (5)韩宜可列举了胡惟庸、陈宁和涂节三人的哪些罪状?请简要说明。
    更新:2021/12/27 组卷:0 难度:0.60
  • (2021春•永泰县校级月考)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比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父曰“左” 绐:欺骗
    B.其两骑耳 亡:逃亡
    C.项王身亦十余创 被:遭受
    D.见汉骑司马马童 顾:回头
    (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B.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C.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D.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败北:“北”本来是二人相背的意思,因此军队打败仗背向敌人逃跑叫“败北”。
    B.亭长:官名。战国时,在邻接他国处设亭,置亭长,任防御之责。秦汉时,十里一亭,设亭长一人,管诉讼等。
    C.侯:古代有男、子、伯、侯、公五等爵位,侯是第四等。
    D.平明:天刚亮的时候。平旦、黎明等与之意思相同。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里听到四面楚歌,感到大势已去,于是饮酒帐中,慷慨悲歌,无限悲凉。
    B.项羽带八百多骑兵,乘夜突围,后因陷入沼泽地,伤亡惨重,部下只剩下二十八骑。
    C.为了证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项羽奋起神威,斩汉军二将,杀数十百人,使汉军骑将赤泉侯倒退数里。
    D.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自言无面目再见江东父兄,把马送给亭长,带领部下徒步作战,最后自刎而死。
    (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②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更新:2021/12/27 组卷:0 难度:0.70
  • (2021春•官渡区校级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鲍、晏,故移其兵欲以伐鲁。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路请出,孔子止之。子张、子石请行,孔子弗许。子贡请行,孔子许之,遂行。至齐,说田常曰:“君之伐鲁过矣。夫鲁,难伐之国,其城薄以卑,其地狭以泄,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此不可与战。君不如伐吴。夫吴,城高以厚,地广以深,甲坚以新,士选以饱,重器精兵尽在其中,又使明大夫守之,此易伐也。”田常忿然作色曰:“子之所难,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难。而以教常,何也?”子贡曰:“臣闻之,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今君忧在内。吾闻君三封而三不成者,大臣有不听者也。今君破鲁以广齐,战胜以骄主,破国以尊臣,而君之功不与③焉,则交日疏于主。是君上骄主心,下恣群臣,求以成大事,难矣。夫上骄则恣,臣骄则争,是君上与主有郤,下与大臣交争也。如此,则君之立于齐危矣。故曰不如伐吴。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
           田常曰:“善。虽然,吾兵业已加鲁矣,去而之吴,大臣疑我,奈何?”子贡曰:“君按兵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删改)[注]①高、国、鲍、晏:高昭子、国惠子、鲍牧、晏圉,齐国握有实权的卿大夫。②卑:矮小。③不与:不在其中。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君按兵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
    B.君按兵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
    C.君按兵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
    D.君按兵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弟子”指门徒、徒弟,接受他人教导并帮助传播和实行的人。“弟子”指孔子门下的学生。
    B.“二三子”,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诸位”“你们”。文中是孔子对自己门徒的称呼。
    C.“甲兵”本来指铠甲和兵器,后来也泛指装备、军事。文中“甲兵之事”意为“准备作战武器”。
    D.“大夫”,古代官名。先秦诸侯国中,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明大夫”指贤明的大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常想要夺取齐国政权,但忌惮高、国、鲍、晏等握有实权的卿大夫,就想带兵去讨伐鲁国,名为伐鲁,实为取得军队的控制权。
    B.当鲁国即将遭受齐国进攻之时,孔子的三言两语,就突出了他关心鲁国,号召、激励弟子为国排忧解难的动人形象。
    C.子贡的说辞,指陈利害,纵横捭阖,道理奇特而切中要害,充分体现了子贡口齿伶俐、巧于辞令、胸有韬略和极能游说的特点。
    D.田常之所以改变主意,同意攻打吴国,是因为赞同子贡所言:吴国比鲁国强大,攻打强大的国家,他自己才会真正受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君上骄主心,下恣群臣,求以成大事,难矣。
    ②虽然,吾兵业已加鲁矣,去而之吴,大臣疑我,奈何?
    更新:2021/12/27 组卷:0 难度:0.60



共0题,平均难度:0.0
您还未添加任何题目!
清空全部 进入组卷
浪涛学院
浪涛授课助手
浪涛校园巡课
浪涛校园广播

链接:产品官网  |  浪涛官网  |  校园集群网  |  浪涛学院

2013-2024 © 资源云平台 v6.4.12999   |  粤ICP备08015187号-8  |  深圳浪涛科技有限公司  |  联系方式:0755-89637177


  • 孟母通公众号


  • 浪涛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