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源  试题
  • (2020秋•鄂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江阴葛延之,元符间,自乡县不远万里省苏公于儋耳,公留之一月。葛请作文之法,诲之曰:“儋州虽数百家之聚,而州人之所需,取之市而足,然不可徒得也,必有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所谓一物者,钱是也。天下之事散在经子史中不可徒使必得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所谓一物者,意是也。不得钱不可以取物,不得意不可以用事,此作文之要也。”葛拜其言,而书诸绅
    【注释】①苏公:苏轼。②儋耳:今海南儋县。③绅:古人士大夫束在腰间的大带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之事散/在经子史中/不可徒使/必得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
    B.天下之事/散在经子史/中不可徒使/必得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
    C.天下之事散/在经子史/中不可徒使/必得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
    D.天下之事散在经子史中/不可徒使/必得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读,俗称“断句”,在文言文语句中,句中停顿叫句,句后停顿叫读。
    B.老聃,又称李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
    C.经传,经是指儒家经典,传是解释儒家经典的著作,如《春秋左氏传》。
    D.江阴,古人把水之南称为阴,水之北称为阳,故“江阴”应在长江之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从师学习的标准是看谁有“道”。若弟子闻道在先,那弟子也可以教授老师。
    B.李蟠学习很用心,他不受时俗的限制,向韩愈求教,韩愈就教授了他六艺经传。
    C.苏轼待人不热情。葛延之不远万里来求教苏东坡,他迟疑了一个月才教给他。
    D.苏轼讲解欠明晰。葛延之向他求教作文之法,苏轼设喻取譬,始终不点明要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②而州人之所需,取之市而足,然不可徒得也,必有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
    (5)从李蟠、葛延之拜师学习的经历中,我们可领悟到哪些关于学习的道理或经验?
    更新:2021/12/27 组卷:0 难度:0.50
  • (2019春•东莞市校级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梁惠王曰:“晋国②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谁与王敌?故曰:‘者无敌。’王请勿疑!”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注:①梃:木棒。②晋国:韩、赵、魏三家分晋被周天子和各国承认为诸侯国,称三家为“三晋”,所以魏国自称晋国。③耨:锄草。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是秦始皇之前君主的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被封为诸侯王者也可自称“寡人”。
    B.“俑”是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孔子赞成用俑殉葬,“始作俑者”后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C.“孝悌”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后来成为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标准。
    D.“仁”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是中国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B.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C.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D.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惠王再三战败,一心一意只想雪耻复仇,“愿比死者壹洒之”体现了其爱民之心。
    B.在文中,孟子认为只有法治清明、减轻刑罚,降低税率、藏富于民,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
    C.孟子提出的“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体现了其“仁政”思想的一个主要方面--“教民”。
    D.孟子通过对“彼夺其民时”一针见血的分析,得出只有“仁者”才会无敌于天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②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更新:2021/12/27 组卷:0 难度:0.50
  • (2018•北京) (二)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论语》记录了孔子与弟子间的许多对话,如《先进》篇:
        子路问:“闻斯【1】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感,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2】,故退之。”
        注释:【1】斯:就。【2】兼人:勇于作为。
    请简要概述孔子三次回答的内容,并说明此则短文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
    更新:2021/07/11 组卷:0 难度:0.50
  • (2018秋•民勤县校级月考) 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1)对下列句子中的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固时俗之工巧兮时俗:世俗
    B.竞周容以为度周容:苟合取容
    C.忳郁邑余侘傺兮侘傺:失意的样子
    D.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穷困:贫穷,困苦
    (2)下列有关选段内容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现了屈原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心胸。
    B.“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屈原以香花香草装饰自己,实际上是以此比喻自己高洁的志向。
    C.“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埋怨神灵不能主持正义,不了解民心。
    D.“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指责当时世俗投机取巧,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
    (3)下列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中表达了屈原不被人理解、遭人诽谤的不满和愤懑。
    B.诗人直抒胸臆,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引出议论感叹。
    C.诗中表明了诗人绝不墨守成规,要与世俗周旋的处世态度。
    D.诗中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
    更新:2021/07/11 组卷:0 难度:0.50
  • (2018秋•殷都区校级月考) 阅读下面《诗经》中的诗歌,回答问题。
    谷风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
    习习谷风,维风及颓.将恐将惧,置予于怀;将安将乐,弃予如遗
    习习谷风,维山崔嵬。无草不死,无木不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注】①颓:旋风。②遗:遗弃。③大德:指能共患难。
    (1)诗歌的第一章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诗歌表达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请结合诗歌作具体分析。
    更新:2021/07/14 组卷:0 难度:0.50
  • (2017•桃城区校级模拟)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雪 诗
    【唐】张孜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
    到处爇红炉,周回下罗幂。
    暖手调金丝,蘸甲斟琼液。
    醉唱玉尘飞,困融香汗滴。
    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
    【注】①蘸甲:指酒斟得太满,捧杯时指甲会沾酒。②玉尘:指雪。③困融:困倦。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头两句为一层,点明时间、地点、环境;中六句为一层,揭露了“豪贵家”征歌逐舞的豪奢生活;后四句为一层,写“饥寒人”的贫苦。
    B.“捣椒泥四壁”,是把花椒捣碎,与泥混合,涂抹在房屋四壁。汉未央宫有椒房殿,乃皇后所居之室。这里写“豪贵家”以椒泥房,可以想见室内的温暖、芳香与华丽。
    C.既然是“豪贵家”,他们陈设之富丽,器物之精美,自不待言,但诗中一一撇开,仅选择“红炉”这一件设施。写出“红炉”可以驱寒。
    D.在这大雪飞扬、地冻天寒的日子里,“饥寒人”还在劳作不已,为生活而奔走,为生存而挣扎。“岂知”,不仅是责问,简直是痛斥。
    E.本诗在前两句环境烘托之后,把豪门贵族的糜烂生活绘出三幅图画:富家椒房图、罗幂红炉图、弦歌宴饮图。前两幅是静状,后一幅是动态。
    (2)本诗主要用了对比手法,请具体指出对比的内容,并分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更新:2021/07/14 组卷:0 难度:0.50
  • 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的解说,不正确一是
     

    注】曰惟句首助词。:助词。死:处理死式惊湍:惊人流。逝:发语词。沉吟:犹豫不决。⑦退默:退隐居。⑧关:重天⑨中浦:水滨。⑩要:总。
    屈原是楚武王之子瑕后代楚国贵族,楚怀王同姓,所以原称楚国”为“宗国。
    怀瑾佩兰而无归兮,独茕乎中。
    君子之道/必全兮/远/害然兮/嗟子区区/独为其兮
    本赋事、议论抒情相结,叙了江峡的崔嵬峰、峭壁惊湍江畔荒凉寞的屈原故居和屈徘徊江上、怨慕思念故国心情,抒发了者追慕屈原洁的人品、渴匡时济世情感。
    苏 轼
    [阅读提升]
    生不力争而谏兮,死犹冀其感而改行。
    屈庙赋
    子之/岂必全兮/全身害亦或然/嗟区区独为/其难兮
    子道/岂必全兮/全身远/亦或然/嗟子区区独为难兮
    本文同《离骚》样量运用助词“”字,使文章唱叹有致哀婉缠绵而又壮遒劲读来使有荡气回之感。
          浮扁舟以适兮,过屈之宫。江上之山兮,曰惟子之故乡。伊昔放逐兮,渡江涛而南迁。去家千里,无所死无以为悲夫!人固有一死兮,死之为难徘徊上欲而未,俯仞之惊湍.赋《怀》以伤兮,嗟子独何以为心。忽终章惨烈,逝而吟。
    屈原于《沙中讲述了的遭遇与,冀以自身的死亡来唤起国民、国君精上的觉醒。
           峡高兮崔嵬故居废兮人。孙兮在?见兮高台自子之今千载兮,世愈狭而难存者畏讥而改兮,俗变化斫方以为圆。黾于乱世而能去兮,又或为之臣佐。丹青于玉莹兮,彼乃谓子为非。
    赋是“采体物写志”为手,以“颂美”“讽喻”为目的的韵文起于春,盛于汉。
    “丹青”丹砂青雘矿石颜,这里译作色彩纷呈的图画比喻国动乱的形。
    阅读面文言文,完成题。
    下列原文有关内的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吾岂不能高举而远游兮,又岂能退默⑦而深?独嗷嗷其慕兮,恐君臣疏。生既不力争而强谏兮死发改。苟宗 之颠覆兮,亦独何爱于久生江神以告冤兮,冯夷(传中的黄河之神,河伯教之以上。历九⑧而见帝兮,帝亦悲伤而能。瑾兰而无兮,独茕茕乎中⑨。”
    贤者讥而改兮,随俗,斫方以为圆。
    更新:2021/07/14 组卷:0 难度:0.50
  • 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芳菲其弥章 弥:更加
    步余马于兰皋 步:缓行
    不知亦已兮,苟余其信芳。
    “高冠岌岌兮,长余佩陆”用张的服饰显示自己与众同的高品格。
    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确的项是
     

    悔相道之察兮  :观察,解
    “民生有乐兮,独好修为常诗将己与一般百姓形成对比,表现自己坚贞。
           悔相之不察,延伫乎将反。朕车以复兮,及行迷之远。步余于兰皋兮,椒丘且止息进入以兮,退复修服。制芰为衣兮,集芙蓉为裳。不吾知其亦,苟情其芳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质其犹未亏。忽反顾游目兮,将往四荒佩缤纷繁饰兮,芳菲菲其弥。民生各有所乐兮好修以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芰荷以为兮,集芙蓉以裳”用对偶句反复强自高纯洁、光明的品格。
    “悔相道不察兮,延伫乎吾反”人后悔自从政的生选择,想一从头开。
    下列对文段内容理解和分析,完全一项是
     

    译文:
     
    更新:2021/07/14 组卷:0 难度:0.40
  • 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揭示了诗的波变化。
          忳郁邑侘傺兮,吾穷困乎此时也。宁溘以流亡兮,余不忍态也!鸟不兮自前世而固然。何圜之能兮?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诟。清白以兮,固圣之所厚。
    溘以流亡,余不忍为此态也!
    乘骐以驰骋兮
    阅读下面的《骚选段完成各题。
    高余之岌岌
    用/”给下面的文断句。
    余情其信芳
    悔相道之察延伫乎吾将反朕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兰兮驰丘且焉息进不入离尤兮将复修初服
    夫孰异道相安
    唯党人之偷乐兮
    诗人主要用了现主表现手法叙说了自己流放的经历。
    译文中画句子。
    下列句中加点解释有误的一是
     

          反顾以游兮,将往观乎四荒。纷其繁兮,芳菲菲章。生各所乐兮,余独好为常。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忽反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吾独困乎时也    穷困:困
    自前而固然 固:本来这样
    宁溘死以流兮 流亡水流而消逝
    长余之陆离 陆离修长的样子
    下列中点词语的义和用法,相的一项是
     

    言上运用了许多联绵词如“傺”“郁”“陆离“芙蓉”等富有韵和表现力。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之岌岌余佩之离芳与泽其杂兮,其犹未亏。
    民生有所乐兮,余独好以常。
    更新:2021/07/14 组卷:0 难度:0.40
  • 将中画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
    苏        浮扁舟楚兮,过屈原之遗宫江上之重山兮曰惟 子之故乡。昔放逐兮,涛而迁。去家里兮,生所归而无以坟。悲夫!人固有死兮,处死为难。徘徊江上欲未兮,千仞之惊湍.赋《沙以自伤兮,子独何心忽章之惨烈兮,将去此而沉吟。
    下列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吾岂不能高举远游兮,岂不能退⑦深居独嗷其怨慕兮,恐君之愈疏。生既能力争而强谏死犹其感发而改行苟宗之颠覆兮,吾亦独何爱久生。托江神以告冤兮冯夷(传中的黄之神,教之以上诉。历九关⑧见帝,帝悲伤而不能救。怀瑾兰而所归兮独茕茕乎中浦⑨.”
    阅下面的文字,答各题。
    宜夫之不吾与
    “惟高节不可以兮,宜夫不吾。违国去俗死而不顾兮,岂不足于后?”
    子孙兮安在
    生既不能力而谏,死犹冀其发而改行。
           呜呼!君子之道,岂全兮。全远害,亦或兮。嗟子区,独为其难兮。中要⑩为兮。夫悲?子所安兮。
    怀》以自伤兮,以尔车来,以我迁
    嗷其怨慕兮,其如土石何
    扁舟以适楚兮 适:到
    家千里兮 去离开
    又或为之佐 佐辅佐
    黾勉乱世而不去兮 :鼓励
    下列句子中加点意义和用法完全同一项是
     

    本同《离》一,大运用句“兮”字,使文章唱叹有致,婉缠绵又悲遒劲,读来使人有荡气回之感。
    苏认为在艰难人旅途中,要同邪势巧妙灵地周旋,诫世人不要屈原那样为保生命而远离祸。
    惟子之故乡
    原庙赋
    下列子的结构与其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黾勉乱世而不兮,不抚壮而弃秽兮
        峡山兮嵬,故居废兮行哀。子孙散兮安?况复兮高台自子逝今千载兮,世狭而难存。贤者畏而改兮,随俗化,斫以为圆。勉于乱世而不去兮,又或为之臣佐变青于玉莹,彼乃谓子非智。
    贤者讥而改度兮,随俗变,以为圆。
    更新:2021/07/14 组卷:0 难度:0.40
  • 1
  • 2
  • 3
  • 共 23 条记录



共0题,平均难度:0.0
您还未添加任何题目!
清空全部 进入组卷
浪涛学院
浪涛授课助手
浪涛校园巡课
浪涛校园广播

链接:产品官网  |  浪涛官网  |  校园集群网  |  浪涛学院

2013-2024 © 资源云平台 v6.4.12999   |  粤ICP备08015187号-8  |  深圳浪涛科技有限公司  |  联系方式:0755-89637177


  • 孟母通公众号


  • 浪涛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