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源  试题
  • (2018•安徽模拟)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对于网购而言,评价是影响销量的关键因素,很大一部分消费者是以好评数量的多少来选择商家。如果商品评价系统因人为因素造成虚假评价、反映失真,①
     
    ,而且也对其他同类商家造成了实质侵害。②
     
    ,这是目前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主要原因。但法律只能提供原则性的解决方案,③
     
    。只有当立法者、司法者和执法者共同行动起来,充分发挥各种法律工具和法治手段的效力和作用,才能将飞速发展中的电子商务真正纳入法治轨道。
    更新:2021/07/09 组卷:0 难度:0.50
  • (2018•四川一模)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台风、洪水等因瞬间破坏力巨大而更受关注,相比之下, ①
     
    。其实,由于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干旱在我国的气象灾害中是造成损失最重的。旱灾主要是气象因素造成,②
     
    ;比如温室气体排放、植被遭到破坏、水土过度开发等都会增加和提高旱灾发生的频度和灾害程度。目前,人工影响天气效果有限,气候稳定几乎完全依赖地球环境在可调节范围内的自我修复,一旦这种修复能力被破坏,③
     
    更新:2021/07/09 组卷:0 难度:0.50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流泪的滕王阁       江畔小舟,轻摇的芦苇,南来聚拢的风……赣江上一览无余,视野里找不到期待的身影。我在滕王阁的一隅,独想王勃。
           游人脆脆的思绪如牵强的秋风,薄薄地依偎在滕王阁穿越时空的坚强里。站在清冷的滕王阁上,睁眼闭眼间全是王勃清瘦忧郁的神情。斜阳拥抱着欲泣的滕王阁,阁影轻轻地躺在江水中荡漾着。槛外长江空自流,帝王群子犹不见。寂寞的阁上,觥筹交错的场景不复存在,诗弦管乐也只是附和。我坐在阁的阶梯上独自听江的声音,江波的皱褶里藏着绝世的才子王勃。
           阁的忧伤让我无声息的追随。每一寸楼板,每一抹丹朱,都在我的心弦上颤动。想为流泪的滕王阁续一首诗,诗里面是伤痕累累的王勃。流泪的滕王阁日日孤寂的走入我梦中,独自徘徊复徘徊。我找不到王勃的诗句,无数醒着的黑暗的夜里,枕着阁影到天明。
           有人说:“所有的风景都会拒绝一部分人,偏爱另一部分人,所有人,生来都会属于不同的风景。”在朝廷得不到肯定的王勃,一再遭谴受贬。然而,层层不得意却抹不掉他悠游于世、歌舞人生的脾性。贬到赣江边上任小刺史,他仍意心遄飞地要为自己建一座阁“拍檀板唱歌,举金樽喝酒”,吸引文人才子登临放歌。那个仲秋的日子,王勃的“独角戏”正上演着。他深望着水天相接的江面,感叹人生如江面枝柯,沉浮复沉浮,一腔激情与渴望却在纸上无羁的飘洒,洋洋一派文章,力透纸背的全是对生活的向往。有人说“厚积”是为了“薄发”,王勃客居剑南数年,终有了其巅峰之作。滕王阁只不过是显其巅峰昂然之姿的一种凭藉罢了。此时的长安,或许已将王勃忘得一干二净,谁会在抚筝之时,思绪在筝上游移间,想起王勃?如今,赣江畔的孤鹜年年此时都要背起王勃馈赠给它们的礼物,一上一下翩翩地飞,托起无限秋水长天的风情。
    “物是人非事事休”,游人仍在阁上徘徊留连,涌起的江浪层层间依稀可见当年王勃的风姿。这个自幼饱读诗书,贯通九经的青年,行于线装书陶陶然的青年,瑟缩在蜀地的乡居里,不再想读书之外的事情。蜀地去长安已经遥遥又遥矣。无人识君,只有在迷惘中放纵文字:《蜀中九日》、《盛泉宴》……“每有一文,海内惊瞻”。人生有许多门,可其中一些门只对一些人是永远敞开的;不要试图去敲门,去敲人生遗憾的门。王勃若一心为文,历史也许会重新改写吧。可惜,王勃在剑南之地逍遥了三年,终究不甘寂寞,踌躇北上,到河南任参军,书生之迂,终惹大祸,龙颜大怒,险丢小命。人生沉浮反复,王勃心冷了。
    “一片阁/躲在云层下/疲倦和黄昏的鸟一样/面对江水恸哭。”江水缓缓流,终有温柔得叫人落泪的时候。一介书生咬文嚼字,终有叫人品错位的时候。该张皇,迷惘,失落,还是愤懑?毕竟人生不是“数点扁舟向斜阳”那样诗意、简单而直观。--人无语,惟有惆怅地醉去。滕王阁不在出产帝王将相的长安,站在这玲珑典雅的阁上,赣江风情一览无余,王勃的梦魂可以与阁相依偎到永远了。
           昆德拉说:“生活是棵长满可能的树。”王勃客居剑南的日子,也许模拟了日后的种种,却没料到人生最绝望的一种可能就是立在水中候着。
           王勃如断线的纸鸢一头栽进江里去了,灵魂可依附在了江水中的鱼儿身上?想他经行处会不会开出一江的花儿来,让鱼儿也欢喜,让鱼儿也惆怅。
           斜阳已成余辉,阁上人去,鸟去,空留一片寂寥。
    (1)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文章说,“所有人,生来都会属于不同的风景”,这里的“风景”指的是什么?
    ②“想为流泪的滕王阁续一首诗,诗里面是伤痕累累的王勃”一句中,“伤痕累累”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文章说:“人生有许多门,可其中一些门只对一些人是永远敞开的;不要试图去敲门,去敲人生遗憾的门。”请结合原文,说出句子的含义。
    (3)文章为何以“流泪的滕王阁”为题?这样有什么好处?
    (4)从下列角度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
    ①试析本文的动人哀情
    ②试析本文的独特见解
    更新:2021/07/13 组卷:0 难度:0.50
  • 夏之韵       ①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a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b轻飞漫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c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d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②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是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_______,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_______,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种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它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漫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做着最后的冲刺。
           ③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了一口气了,又得赶紧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④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溶溶,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着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想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金黄的夏季。
    (1)第①段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从不同的感官角度生动地描写了夏天的磅礴气势。请根据本段内容分析后填空。
    ①a句运用了
     
    的手法,从
     
    角度写出了夏天
     

    ②b句运用了
     
    的手法,从
     
    角度写出了夏天
     

    ③c句运用了
     
    的手法,从
     
     
    的角度写出夏天
     
    的气候和
     
    的景象。
    ④d句运用了
     
    的手法,从
     
     
     
    等多个角度写出夏天给人们的
     

    (2)在第②段的横线上填上一个精短的比喻,与前一个比喻一起更充分地描绘春、秋的色彩。
    (3)第②段为什么说夏天“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4)第③段加粗的四个“快”字和两个叠词“听听”“看看”在表达上各有什么作用?
    (5)第④段写历代文人对“春花秋月”的赞美起何作用?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更新:2021/07/13 组卷:0 难度:0.5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可是眼看着黄昏来临了。晚霞像火焰一般燃烧,遮掩了半个天空。太阳就要落下去。附近的空气似乎特别清澈,像玻璃一样;远处笼罩着一片柔和的雾气,看上去是温暖的;鲜红的光辉随着露水散落在不久以前还洒满了淡金色光线的林边草地上;树木、丛林和高高的干草垛,都投下长长的影子……太阳落下去了;一颗星在落日的火海里发出颤抖的闪光来……瞧,这火海渐渐泛白;天空变蓝;一个个的影子逐渐消失,空气中充满了烟雾。该回去了,回到你过夜的村中的农舍里去了。你背上枪,不顾疲倦,迅速地走着……然而,夜幕降临了;二十步之外已经看不见东西;狗在昏暗中微微地显出白色。在那边黑糊糊的丛林上,天际朦胧地发亮……这是什么?火灾吗?……不,这是月亮正在升起。而那下面靠右边,已经闪耀着村子里的灯火……终于到达了你的屋子。隔着窗子你可以看到铺着白桌布的餐桌、燃烧着的蜡烛、晚餐……
    (1)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写出了景色的变化,请你试着结合选文作简要分析。
    (2)在“太阳就要落下去”一段时间中,作者描绘了哪几种景物?请你一一举出。
    (3)选文最后一句话转入屋内的陈设,这样写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4)请你把自己认为精彩的语句抄在下面。
    更新:2021/07/13 组卷:0 难度:0.50
  • ①热爱生活的人,对待春天就像珍惜自己的生命般真挚而执著。一丝毫不起眼的绿,一抹微不足道的青,都会使他眸子闪亮,盈满青春的光彩;心湖生辉,荡漾幸福的涟漪。春天对于热爱它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股股神奇的魔力和生命力。
           ②春在田畴,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湿润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焕发,展现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机;渠水欢唱,如母爱的乳汁,与土地和麦苗的血液水乳交融。春在河畔,碧波清荡,鱼虾畅游。蛙鼓抑扬弄喉嗓,柳丝婆娑舞倩影,阳光水波交相辉映,洒落捧捧金和银。春在天空,燕语呢喃,蝴蝶翩跹。风筝高飞,浓浓春意弥漫于洁白的云朵间,甜脆笑声穿梭浩淼九天。春天果园,红杏流火,桃花漫霞,梨树飞雪,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
           ③春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和风,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春天是声声婉转青脆的鸟语,片片馥郁醉人的芳香;春天是青青草尖上的一颗露珠,红红花朵上的一抹彩霞;春天是种子破土而出时拱动的力,树木拔节时喧响的节奏;春天是透明纯净的梦,火热沸腾的歌,灵感流溢的诗;春天是孩子脸蛋上的天真无邪,姑娘面颊上的秀美羞怯;春天是我们用汗水、勤劳和智慧栽种的一茬茬的希望、梦幻和理想。
           ④热爱春天,播种春天,采撷春天吧!用我们的言传身教去呵护春天、关心春天,用我们的心血精力去编织春天、灌溉春天,呵护关心春天的风吟鸟啼柳绿花红,编织灌溉春天的田园风光妖娆风情,让春天常驻我们身边,永驻我们心灵深处的爱心家园……
    (1)第②段文字中作者描绘了哪几幅春之图?
    (2)从内容上看,第②段文字与第①段中哪句话相照应?
    (3)根据文中第③段的意思,想想看,春天还是什么?发挥你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话再写出一例。
    (4)本文在描绘春天时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试写出两种,并举例。
     

     

    (5)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更新:2021/07/13 组卷:0 难度:0.50
  • ①我爱水。
           ②我爱浩淼深沉的大海,爱奔腾不息的长江,爱汹涌澎湃的黄河,爱活泼欢快的小溪,但我更爱美丽温柔的湖。
           ③          ,宛如明镜一般,清晰地映出蓝的天,白的云,红的花,绿的树;        ,一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伴着我的心,在追逐,在嬉戏;             ,微风习习,波纹道道,像一幅迎风飘舞的绸;④,像一块无瑕翡翠,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④我喜欢一个人坐在湖畔,看着宁静的湖面幻想。我想湖中一定有一个明亮的水晶宫,那是金鱼的家乡,不然它们为什么会整天那么欢快?那水晶宫里一定有一块巨大、发光的翡翠,不然,湖水为什么会绿得这样美?我凝视湖面,偶尔投一枚小石子,让它激起一圈圈涟漪,或是放一只纸船,让它随着湖波飘荡。
           ⑤                       
           ⑥细丝般的春雨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织出湖这块绿色的“锦”。“锦”上无穷无尽的圆环,像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
           ⑦雷雨到来的时候湖最热闹。你看,天空中一道亮光,那是开幕的礼花上了天。“轰轰”礼炮响了,大雨就要开始了。等到大雨一落,联欢立刻开始。你看到湖面上朵朵竞相开放的雨花了吗?那是正在翩翩起舞的金鱼姑娘头上的玉花;你想知道节目是否精彩吗?那“哗哗”的雷鸣般的“掌声”会把一切都告诉你。
           ⑧湖是美的……

    (1)本文所描绘的湖的特点是
    ①湖是静的;②湖是活的;③湖是软的;④湖是硬的。

    (2)本文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是
    ①美丽、温柔、多姿。②热爱自然。

    (3)本文想象丰富,联想奇特,试以第⑦段为例作简要分析。
    (4)在第④段与第⑥段之间写一个恰当的过渡句,将它作为第⑤段。
    更新:2021/07/13 组卷:0 难度:0.50
  •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一个有长度的季节       ①我又走在那条小径上了。
           ②秋天的风有些调皮,吹着我的面颊还搅乱了我的长发。我冲着它一笑,它有些羞涩了,随即把晚霞推到了我的面前。终于有些有温度的样子了,我疲惫的大脑也欣欣然地放松了,我感谢风儿吹来的些许有温度的凉爽,我们在默默对视中,听懂了彼此的语言。我笑了,风儿也笑了。它说,这是个有长度的季节,需要我慢慢来品呢。
           ③在我们小区的身后,有座不高的小山。这样,小山就天经地义地成了我解除疲劳的天地。小山的小路旁,还有一些庄稼地,是城市里的人们为自己的怀旧留了那么一些空间。于是,石灰铺就的小路旁就多了一些萝卜、地瓜之类,虽然有些不伦不类,可这很容易让我想起童年。童年,一般意义上来说,都是轻松的,尤其是那个纯真的年代。因此,每每走在这条小路上,就很容易被一些温情的东西击倒。
           ④今天,我却无暇去管自己的心情。我只愿意把自己交给这片天地,听它们的絮语中那些有色彩的内容。
           ⑤萝卜是很翠绿的,翠绿得有些晶莹。那么实在的颜色,我看着就舒心。萝卜也冲着我友好地摆了摆头,我知道,它是让我聆听它在这个季节里拔节的声音呢。我心头有些东西在此刻会涌出来。我走过去,对它说,你长得那么好看。它摇着自己碧绿的叶子有些得意了。
           ⑥地瓜似乎并不愿意听到我对萝卜的表扬,干脆把藤蔓伸到了我的脚下。我捻着它平平仄仄的藤蔓,有些动容。我知道呢,虽然我在外面看不到地瓜的样子,可它在地底下的峥嵘,是我不能漠视的。我对它说,我知道了它们虽然在地底下也那么争气地长着呢。它笑了,有些花枝乱颤了,连叶子也一起跟着波动呢。
           ⑦玉米秸似乎就有些颓败了,惶惶地耷拉着头,有些无精打采。可是呀,那些饱满的玉米粒持了反对意见。它们说,玉米秸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后世饱满的种子,那是最大的荣幸呢,该骄傲才是呢!那玉米秸就笑了,还伴着“嚓嚓”的鼓乐声呢。我心头也为它们欣悦地鼓掌了。
           ⑧还有草儿呀。那些草儿呢,是变了颜色的,可我听不到它们一丁点儿的哀鸣。我只是知道,它们纷纷玩弄着自己枯黄的头发,一个劲儿地比劲道呢。尤其是那些芦苇呀,顶着一髻儿白发,在风中摇曳着、跳动着,甚至有些争先恐后地入眼,还说着一些我们不知道的诗歌呢。得承认,在这么多的枯黄中,偶尔出现一两点的白,还真成了点缀,这个时候呀,你说它不诗意都难呢,谁让草儿们的底子打得好呢!
           ⑨树叶呢,是有些大度的。它们知道,这个季节它们会尽情铺张,也就不紧不慢地掉着。掉下来的那些,有些从容,任凭人们怎样地践踏,依然岿然不动,静默安然。因为它们知道,“化作春泥更护花”是一种莫大的荣耀呢,更何况,还有那么一大批的人们想揪住时光的尾巴不肯松手,它们乐得慢慢飘洒,让人们在慢慢变黄的叶子中适应时光的匆迫呢。
           ⑩好大的胸怀呀。我听了它们的对语后,向它们致意了,它们却没所谓的,无论是褒是贬。这让我大大地刮目了一番。
    ⑪我说,这有太多美丽,我的相机坏掉了,无法拍照。风儿爽朗地笑了,说,你已经刻在心里了,又何必拍照?
    ⑫秋天的这个傍晚,我就那么随意地穿行在这小小的林荫路上。我听着它们生动的语言,看着它们肆意张扬的脸庞,感受着它们之间彼此热爱的温度。我有些醉醺醺地摇曳了。谁说只有酒才能醉人呢!
    ⑬这的确是个有长度的季节,我在和它们的对话中,收获了一个季节的生动!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0年第12期)
    (1)第④段中作者说“我只愿意把自己交给这片天地,听它们的絮语中那些有色彩的内容”,其中的“它们”具体指什么?
    (2)请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它是让我聆听它在这个季节里拔节的声音呢。
    拔节:
     

    ②虽然我在外面看不到地瓜的样子,可它在地底下的峥嵘,是我不能漠视的。
    峥嵘:
     

    (3)文章多处运用拟人手法来写景物特征,试从第⑧段中摘录一个运用拟人手法的句子作简要赏析。
    (4)作者说“这的确是个有长度的季节,我在和它们的对话中,收获了一个季节的生动!”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更新:2021/07/13 组卷:0 难度:0.50
  • (2019•沙坪坝区校级模拟)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百字令•芜城晚望(元•张翥)        碧天向晚,远云开、疑是江南山色。渺渺孤鸿残照外,独上高城望极。鸡散台空,萤沉苑废,龙去沟无迹。英雄安在?千秋恨血凝碧。
            我欲携酒重来,佛狸祠下,字暗苍苔石。社鼓神鸦浑不见,一片青青荠麦。夜月琼枝,春风水调,肯慰淹留客?翩然归去,天风扶下双舄
    注:①芜城,古城名,即广陵城,故城在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县境。南朝时宋竟陵王刘诞据广陵反,兵败而死,以致城邑荒废。因鲍照《芜城赋》得名芜城,几经兴废。张翥(1287-1368),作此词时正当元代高压统治时期。②佛狸,北魏武帝拓跋焘小名,此处同辛弃疾《永遇乐》词,喻指金主完颜亮,其于宋绍兴三十一年率部渡江南犯事。③双舄(xì):《汉书•王乔传》载,王乔治县颇具政声,当其诣京朝觐时,帝异其数来而无车骑。侦知其临至时,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伺其飞来,张罗捕之仅有一双舄(一双鞋子),后代因以“凫舄”“双舄”代指县令,此处为作者自指。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篇“碧天向晚”二句照应诗题,展现碧天暮云、不失清丽之色,与下文的衰飒之象形成对照。
    B.“鸡散台空”三句用炀帝营造“斗鸡台”“放萤院”的典故,表达作者对汉人天子故去的惋惜。
    C.“恨血凝碧”典出《庄子》中“苌弘化碧”,后代常将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所洒之血称为“碧血”。
    D.“夜月琼枝”三句,作者自称“淹留客”,表达了黍离之悲以外久滞他乡的身世之感,怛怛失意。
    (2)本词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援引“神鸦社鼓”这一形容升平热闹之意象入词,两者用意有何不同?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更新:2021/07/14 组卷:0 难度:0.4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三游洞序
    [唐]白居易
           平淮西之明年冬,予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微之自通州司马授虢州长史。又明年春,各祗命之郡,与知退偕行。三月十日三会于夷陵。翌日,微之反棹送予,至下牢戍。
           又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酒酣,闻石间泉声,因舍棹进,策步入缺岸。初见石,如叠如削;其怪者,如引臂,如垂。次见泉,如泻如洒,其奇者,如悬练,如不绝线。遂相与维舟岩下,率仆夫芟芜刈翳,梯危缒滑,休而复上者凡四五焉。仰睇俯察,绝无人迹,但水石相搏,磷磷凿凿,跳珠溅玉,惊动耳目。自,爱不能去。俄而峡山昏黑,云破月出,光气含吐,互相明灭,晶荧玲珑,象生其中。虽有敏口,不能名状。
           既而,通夕不寐,迨旦将去,怜奇异别,且叹且言。知退曰:“斯境胜绝,天地间其有几乎?如之何俯通津繇,岁代寂寥委置,罕有到者乎?”予曰:“借此喻彼,可为长太息,岂独是哉?岂独是哉?”微之曰:“诚哉是言矧⑤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今两偶于是得无述乎?请各赋古调诗二十韵,书于石壁。”乃命予序而纪之。又以吾三人始游,故目为“三游洞”。洞在峡州上二十里北峰下,两崖相廞 ⑥间。欲将来好事者知,故备书其事。
    【注】①微之:元稹,字微之,是白居易的诗交好友,时称元白。②祗(zhī)命:遵命。之:往。③知退: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的字。④梯危缒(zhuì)滑:危险的地方架梯子爬,滑溜的地方拴绳子拉。缒:用绳子拴住人、物传送。⑤矧(shěn):况且。⑥廞:通“嵌”。两崖相廒间:指两个山崖相衔接的地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诚哉是言/矧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今两偶于是/得无述乎
    B.诚哉/是言矧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今两偶于是/得无述乎
    C.诚哉/是言矧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今两偶于是/得无述乎
    D.诚哉是言/矧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今两偶于是/得无述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史,中国历史上官职名,其执掌事务不一,但多为幕僚性质的官员,亦称为别驾。
    B.幢,古代指窗帘。
    C.未、戊:中国采用干支计时,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未、戊是其中的两个时辰。
    D.古调:古代的乐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叙写了三人同游三游洞,各赋诗题壁的经历,本文是白居易为三人游洞诗所写的序。
    B.本文写三人相会的情形着墨不多,但从“微之反棹送予”这一细节中,则可体会元白二人的深挚情谊。
    C.三人发现并游览三游洞的经过,是文章的重点,三游洞内景致的特点可用险、惊、幻三个字来概括。
    D.本文叙事简洁有序,写景生动逼真,写情直抒胸臆,质朴明畅,堪称游记小品文中的佳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有敏口,不能名状。
    ②借此喻彼,可为长太息,岂独是哉?
    更新:2021/07/14 组卷:0 难度:0.40
  • 1
  • 2
  • 共 20 条记录



共0题,平均难度:0.0
您还未添加任何题目!
清空全部 进入组卷
浪涛学院
浪涛授课助手
浪涛校园巡课
浪涛校园广播

链接:产品官网  |  浪涛官网  |  校园集群网  |  浪涛学院

2013-2024 © 资源云平台 v6.4.12999   |  粤ICP备08015187号-8  |  深圳浪涛科技有限公司  |  联系方式:0755-89637177


  • 孟母通公众号


  • 浪涛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