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源  试题
  • (2021•山东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古风•昔我游齐都
    李白
    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
    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
    萧飒古仙人,了知是赤松
    借予一白鹿,自挟两青龙。
    含笑凌倒景,欣然愿相从。
    【注】①华不注峰:古山名,在今山东省济南市东北。②赤松:赤松子,古代神话中的仙人。③倒景:景,日光。在日月之上向下看,故曰倒景。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回忆以前在齐地登山的经历,整首诗语言通俗自然,清新明了。
    B.诗人把山比作芙蓉花,极写山的峻拔秀丽,为后面神仙出场做了铺垫。
    C.诗人想象骑着白鹿畅游仙界,这个场景在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出现过。
    D.诗人希望远离世俗,和同样不满现实的仙人遨游天际,过安闲的生活。
    (2)这首诗被人们归类为“游仙诗”,请结合诗句对此加以分析。
    更新:2021/12/27 组卷:0 难度:0.50
  • (2016春•香坊区校级月考) 阅读,回答问题: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飓,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1)对下列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但见悲鸟古木 号:鸣叫
    B.连峰去天不 盈:满足
    C.崖转石万壑雷 砯:水流的声音
    D.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嗟:叹惋之词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①君西游何时还 ②开国茫然
    B. ①见悲鸟号古木 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C. ①难上青天 ②以其无礼
    D. ①险也如此 孰能讥之乎
    (3)下列对这首诗第一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奔放雄奇的感情基调。
    B.诗人以夸张的笔墨描绘了自古以来秦蜀之间被高山峻岭阻挡的情形。由秦入蜀,必经太白峰,自古只有高飞的鸟儿能从其低缺处飞过。
    C.千里翱翔的黄鹤不能飞渡,轻疾敏捷的猕猴也不能攀援,不言而喻,人的行走就更难了。诗人的夸张、衬托之笔极写蜀道的高不可攀。
    D.青泥岭为唐人入蜀要道,诗人着重写其山路的萦回和山势的峻危来表现人行其上的情状和畏惧心理,捕捉了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细节加以摹写,困危之状如在目前,是写实。
    (4)下列对第二段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开始,诗人笔锋一转,借“问君”引出旅愁,以忧切低昂的旋律,把读者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
    B.诗人借景抒情,用“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C.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写逶迤千里的蜀道的奇险风光:“连峰去天不盈尺”是夸饰山峰之高,“枯松倒挂倚绝壁”则是衬托绝壁之险。
    D.在这段文字中,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惊险万状,目不暇接,造成一种排山倒海之势。
    更新:2021/07/14 组卷:0 难度:0.90
  •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回,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
    更新:2021/07/14 组卷:0 难度:0.90
  • (2019春•岷县校级月考)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②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更新:2021/12/27 组卷:0 难度:0.60
  • (2014秋•赣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①逮,乃请蕲②狱掾③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矣!”梁以此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眴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此不任用公。”众乃皆伏。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注:①栎(yuè)阳:秦置栎阳县,在今陕西临潼北,渭水北岸。②蕲(qí):秦置蕲县,汉属沛郡。③狱掾(yuàn):狱曹的属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以故事得已:停止,结束
    B.毋妄言,族:灭族
    C.梁以此奇:奇特
    D.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谕:告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秦将王翦所戮者也吾属皆且之虏矣
    B.彼可取代也未有封侯之赏,听细说
    C.梁\;乃召故所知豪吏度我至军中,公入以
    D.不能办,此不任用公还军霸上,\;待大王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项籍的爷爷是为秦将王翦所杀的楚国大将项燕。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大将,其姓氏源于他们的封地名。
    B.项籍小时候对习字和剑术并不感兴趣,直到他的季父项梁传授他能够胜过众人的兵法,他才认真学习。
    C.项籍跟项梁一起去观看秦始皇游览会稽郡时,项籍说的话表达了他想建功立业、主宰天下的雄心壮志。
    D.项籍配合项梁杀死了会稽郡守之后,又一连杀一百来人。起事成功后,项梁做会稽郡守,项籍为副将。
    (4)请把文言文材料中划横线句子及教材中的一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②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更新:2021/07/14 组卷:0 难度:0.50
  • 《蜀道难》的开篇是如何叙述蜀道的悠久历史?为何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
    更新:2021/07/14 组卷:0 难度:0.70
  • 阅读《蜀道难》“上有六龙……坐长叹”几句诗,说说诗人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
    更新:2021/07/14 组卷:0 难度:0.60
  • 《蜀道难》的第二节中,诗人给这个“畏途”营造了怎样的气氛?
    更新:2021/07/14 组卷:0 难度:0.60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更新:2021/07/14 组卷:0 难度:0.6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1)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籍不愧于心乎   ②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③虞兮虞兮奈何      ④非吾故人乎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2)下列对有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课文《垓下悲歌》选自《史记•项羽本纪》。作者在文中主要描写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细致地刻画了一个骁勇善战、知耻重义,而又自负却不心服的悲剧英雄形象。
    B.《垓下歌》是项羽面对着女人和宝马唱出的悲歌,表现了个人在巨大的历史命运控制下不能自主、命运无常的悲剧意识。
    C.“莫能仰视”,写出左右对项羽的畏惧,突显了项羽的声威和气势。其中“莫”是“没有人”的意思。
    D.文言文中,常见词类活用的现象。例如,在“项王乃欲东渡乌江”的“东”是名词活用作状语,“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的“王”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3)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译文:
     

    ②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译文:
     

    (4)你对项羽乌江自刎是持肯定态度还是否定态度?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
     
    更新:2021/07/14 组卷:0 难度:0.50



共0题,平均难度:0.0
您还未添加任何题目!
清空全部 进入组卷
浪涛学院
浪涛授课助手
浪涛校园巡课
浪涛校园广播

链接:产品官网  |  浪涛官网  |  校园集群网  |  浪涛学院

2013-2024 © 资源云平台 v6.4.12999   |  粤ICP备08015187号-8  |  深圳浪涛科技有限公司  |  联系方式:0755-89637177


  • 孟母通公众号


  • 浪涛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