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源  试题
  • (2021•北京学业考试) 中华文化从传统步入现代,兼收并蓄。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仁”最重要的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有同情心。达到“仁”的途径是“克己复礼”,即通过对自己的控制和约束以提高道德水平,从而符合“礼”的要求。孔子将“仁”看做道德的最高准则,他希望统治者“为政以德”,以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通过道德感化改善政治,而不是一味使用暴力和刑罚。孔子对春秋后期“礼扇乐坏”的变革、动荡形势感到不满,期望恢复西周的礼乐政治。
    --摘编自张机《中国古代简史》
    (1)依据材料概括“仁”的思想内涵,分析孔子提出“仁”的背景。
    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少数民族入居中原,服饰呈现出两大特征:
    一、是汉族服饰吸收了胡服的很多形式,胡服逐渐被全社会所接受,大范围地流行。裤褶(xí)就是其中最具典型特点的一种服装形式。汉末,这种服式传入中原地区,并成为汉族的军旅之服。到了南北朝时期,裤褶广泛地流行于民间,成为文武通用、男女皆穿的日常服用。
    菁优网
    二、是各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也或多或少地采用了汉族的服制礼仪。凡帝、后及公卿百官朝、祭等礼仪之服,一般都沿袭秦汉旧制。这一时期,各民族服饰都在自身传统的基础上融合改进,对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董哗《论魏晋南北朝时代的“胡服”风尚》(2)依据材料概括南北朝服饰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该特点产生的原因。
    时间 事件 主要内容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新式学校,建新式海军。
    19世纪90年代 戊戌维新运动 光绪皇帝在维新派支持下推行“百日维新”,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除旧布新。
    20世纪前期 新文化运动 具有新思想的学者主张调护“德先生”“赛先生”反对旧伦理、旧政治、旧艺术、旧宗教、旧文学等。
    (3)概括上表中所列历史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题。请任选一个事件说明其意义。
    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区报》刊载了《东方风来满琴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
    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
    在谈话中,小平同志还谈到了:现在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经验一天比一天丰富;
    在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中,不搞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我们的政策就是允许看,允许看,比强制好得多,等等。
    (4)概括材料中邓小平谈话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从“思想解放与深化改革”的角度谈你的认识。
    更新:2021/07/11 组卷:0 难度:0.50
  • (2021春•会泽县校级期中) 材料 希腊政体可分为两种类型,“正宗政体: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变态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只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法律必然是根据政体(宪法)制定的;既然如此,那么符合于正宗政体所制定的法律就一定合乎正义,而符合于变态和乖戾政体所制定的法律就不合乎于正义。法治应该包括两重含义:已经订立的法律受到普遍的服从,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是良好的法律。
    --摘编自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1)根据材料,概括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分歧。
    更新:2021/07/11 组卷:0 难度:0.40
  • (2021春•温州期中) 中国的礼乐文明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把音乐看得非常重要。据《论语》记载,孔子有言: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并曾相当雄辩地在推论音乐在政治中的作用:“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摘编自田青《中国古代音乐史话》材料二:(贞观)十一年,文收表请厘正太乐。上谓侍臣曰:“乐本缘人,人和则乐和。至如隋炀帝末年,天下丧乱,纵令改张音律,知其终不知和谐。若使四海无事,百姓安乐,音律自然调和,不藉更改。”竟不依其请。
    --《旧唐书•张文收传》材料三:中国古代音乐与建筑的发展与古代“礼乐”思想是极其相关的。“礼乐”的主要含义是:礼为社会的伦理标准,乐属于礼的思想与制度。礼是社会秩序,是强制性的;乐是审美的,是情感性的。古代“礼乐”思想也通过音乐和建筑的艺术手法及形式,将人们的审美情感规划到维系社会政治伦理结构中,形成井然有序的社会有机整体。
    --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1)阅读材料一,指出“六艺”中与材料相关的两项基本技能,结合所学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概括孔子认为礼乐重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用一句话指出唐太宗对音乐和政事关系的认识。结合唐太宗经营边疆的相关措施说明其为实现“四海无事”的努力。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指出现存太和殿建造时期的年号,依据太和殿的建筑技艺和建筑功能说明其是如何“维系社会政治伦理结构”。②明嘉靖、隆庆年间,昆腔得到革新,其审美得到进一步提升,请指出当时革新昆腔的代表人物并简述革新后昆腔的优点。
    更新:2021/07/11 组卷:0 难度:0.60
  • (2021春•灌云县期中) 材料 对于孔子的思想,可以说用博大精深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但不论是看孔子的《论语》或是其他的名著,都可以看到仁、礼的影子。“仁”是儒学中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字,仁最通常的理解是通过对道德准则的学习及遵从、达到一个“修身”“爱人”的目的,将仁作为一种实现爱人、立人、达人的必然途径。孔子的礼,从小的方面来看,可以认为是个人行为规范与社会规范的集合,从大的方面来看,礼就是哲学的基本规律。在孔子的学说里,仁与礼的关系概括而言就是“克己复礼为仁”。…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
    --摘编自刘升《再观孔子的仁与礼之关系的思想特点》(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言论中大量出现“仁”“礼”的社会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仁”与“礼”之间的关系。
    (3)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孔子“仁”“礼”思想的认识。
    更新:2021/07/11 组卷:0 难度:0.60
  • (2021春•弥勒市校级月考) 儒家思想由孔子创立,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它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材料二:自宋初开始,众多儒家学者致力于儒学经典的重新诠释。他们在排斥佛、道的同时,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原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创成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更加精致完备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王家范、张耕华《大学中国史》材料三: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
    --(明)《明夷待访录》(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张。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儒家学者重新解释儒学经典的现实社会意图,并指出理学的核心观点。
    (3)材料三的作者是谁?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该作者的主要主张。
    更新:2021/07/11 组卷:0 难度:0.50
  • (2021•山东学业考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已、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
    材料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没有认识到儒学的价值,把儒学列为禁绝传播的学说之一。
    材料三: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1)指出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核心价值观。
    (2)材料二中的秦始皇为“把儒学列为禁绝传播的学说之一”采取了什么措施?采取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汉武帝是怎样实施的?
    (4)根据材料四,你认为现代治国的方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更新:2021/07/11 组卷:0 难度:0.50
  • (2021春•西城区校级月考) 改革•变革•发展
    材料一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仁”最扼要的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有同情心。达到“仁”的途径是“克己复礼”,即通过对自己的控制和约束以提高道德水平,从而符合“礼”的要求。孔子将“仁”看做道德的最高准则,他希望统治者“为政以德”,以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通过道德感化改善政治,而不是一味使用暴力和刑罚。孔子对春秋后期“礼崩乐坏”的变革、动荡形势感到不满,期望恢复西周的礼乐政治。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仁”的思想内涵,分析孔子提出“仁”的背景。
    材料二 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
    --[汉]贾谊《过秦论》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汉书•景帝纪》
    (2)自“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到“汉言文景,美矣”,施政措施发生了哪些重大调整?
    材料三 魏主下诏:“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迁洛者悉为河南洛阳人。
    --摘编自司马光《资治通鉴》(3)依据材料三,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结合所学,分析这些改革措施的影响。
    更新:2021/07/11 组卷:0 难度:0.60
  • (2021•天津模拟) “梦”被评为“2012中国年度汉字”。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孔子有一次谈到自己的梦。“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在王室衰落、群雄并起展开综合国力竞赛的时代里,即使渊博智慧如孔子,要在鲁国一国率先建成“礼乐之邦”,难免偏离历史方位,近于空谈,无助实干。
    --节选自《中国梦的方位》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1月11日材料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整个二十世纪一直是中国无数志士仁人顽强追求的目标,一直是时代潮流中的突出主题。中国的革命也好,建设也好,改革也好,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这可以说是贯穿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三: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江泽民材料四: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曾经饱受欺凌,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但“中国梦”在无数矢志于民族复兴的仁人志士心中从未泯灭过。梦想不灭,希望永在。“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牵引着中国砥砺前行的脚步。“五四”运动以来,汇聚了中华民族先进分子的中国共产党,率先破解了“中国梦”的密码,找到了实现“中国梦”的路径,波澜壮阔的铸梦世纪工程大幕开启。
    --节选自《梦在前方路在脚下》经济日报2013年1月4日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中国梦”指什么。简述这一“梦”的主要特点。
    (2)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现代“中国梦”的内容,简述20世纪“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对实现近现代“中国梦”的贡献分别是什么,这三次历史性巨变与“中国梦”的关系如何。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史上中国共产党破解和实现“中国梦”的密码与路径。
    更新:2021/07/11 组卷:0 难度:0.60
  • (2021春•黑龙江月考)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三代时期,理想中的天下是一个以华夏为中心的政治共同体。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并未动摇对“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在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重新迈向大一统。
    --摘编自闾小波《共识依赖:中华政治共识之传承与更张》
    材料二:迨始皇吞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促,于“古人之遗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摘编自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材料三:清代的雍正皇帝曾说:“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
    --摘编自刘晓东《“华夷一家”与新“大一统”》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代”是哪三代?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提出的政治主张及其政治目的分别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的表现。
    更新:2021/07/11 组卷:0 难度:0.50
  • (2021春•邗江区校级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学而》材料二:据班固《汉书•食货志》记载:“(秦)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秦王焚文书而酷刑法。……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
    材料三: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则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唐】吴兢《贞观政要》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对统治者提出的要求。
    (2)据材料二,指出秦朝是如何“仁义不施”的?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为实施其“存百姓”思想而采取的经济措施。并据材料一、三,指出孔子和唐太宗提出或实行其治国理念的根本目的。
    (4)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和唐太宗实行其不同政策的不同结果。
    更新:2021/07/11 组卷:0 难度:0.40
  • 1
  • 2
  • 共 14 条记录



共0题,平均难度:0.0
您还未添加任何题目!
清空全部 进入组卷
浪涛学院
浪涛授课助手
浪涛校园巡课
浪涛校园广播

链接:产品官网  |  浪涛官网  |  校园集群网  |  浪涛学院

2013-2024 © 资源云平台 v6.4.12999   |  粤ICP备08015187号-8  |  深圳浪涛科技有限公司  |  联系方式:0755-89637177


  • 孟母通公众号


  • 浪涛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