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源  试题
  • (2021春•开封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劝学》(节选)
    荀子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注】①数:术,即方法、途径。②没:同“殁”,死亡。③大分:大要,纲领。④箸:通“著”,显明。⑤端:通“喘”。⑥蠕:微动。⑦傲:浮躁。⑧囋:形容言语琐碎。⑨向:同“响”,回声。⑩方:仿效。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B.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C.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D.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即《尚书》,先秦“六经”之一。先秦“六经”还包括《诗》《礼》《乐》《易》《春秋》,《乐》后来失传,只剩下五经。
    B.“君子”一词,广见于先秦典籍,多指统治者和贵族男子,强调地位的崇高。后来,孔子为“君子”一词赋予了道德性的含义。
    C.小人,通常指人格卑鄙或见识短浅的人,与“君子”相对。古时也可作为男子对地位高于自己者或平辈自称的谦辞。
    D.学者,文中指通过学习而觉悟的人,即专门从事某种学术体系研究而通达智慧的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是
     

    A.本文开篇提出观点,荀子认为,学习的路径是有尽头的,但如果从学习的意义上说,人应该终身学习。
    B.荀子认为学习不应该停留在表面,不是为了向别人炫耀,应该入耳入心,贯彻到行动中,表现在举止上。
    C.在荀子看来,《礼》是学习的基础,《诗》《书》《礼》《乐》《春秋》涵盖了天地之间众多的道理。
    D.最好的学习方法是亲近良师益友,亲近良师益友也是“善假于物”的一种体现,这样有助于培养高尚的品德,获得广博的知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
    ②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更新:2021/06/23 组卷:0 难度:0.50
  • (2020•七模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答题。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杨时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颖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七》,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
    B.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
    C.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
    D.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赋,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其特点是“铺采摘文,体物写志”。如苏轼的《赤壁赋》。
    B.先达,对前辈的尊称。“先达”中的“先”字与“先哲”“先贤”中的“先”字意思一样。
    C.字,古代对一个人的称呼,可与名的意义一致,也可相关,甚至相反。如韩愈字退之,名与字意义相反。
    D.进士,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分三等,称三甲。考中一甲者称“进士及第”,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不畏时俗,敢为人师。他冒着人们的嘲笑侮辱,招收后辈学生,写作《师说》,宣扬从师之道。
    B.柳宗元痛恨流俗,心存顾虑。他对为人师者遭受谩骂而深感不满,又担心自己和韦中立被人诟骂而生病。
    C.宋濂现身说法,勉励后学。他在给马生的文章中,用自己早年勤苦学习和虚心求教的经历勉励他潜心向学。
    D.杨时求学心诚,尊师重道。他曾特意到颖昌向程颖学习,四十岁拜见程颐时,久立雪中,以免打扰他休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本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②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5)柳宗元用“蜀犬吠日”“越犬吠雪”揭露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更新:2021/12/27 组卷:0 难度:0.40
  • (2021春•开封期中) 故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舍也。
    在子看来,《礼是习础,《》《书》《礼》《乐》《春秋》涵盖了地之间的道理。
    把文中画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
    劝学》(节选)
    子一词,广见于先秦典籍,多统治者贵族男,强调地位的崇。后来,孔君子”一词赋予道德性的含义。
    君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四体/形乎动静
    人,通常指格卑鄙或识短浅的与“君”相对古时也可作对地位高于自己者或平辈自称的谦辞。
    君子/之也入乎//心布乎/体形乎/动静
    下列对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的项是
     

    学者,中指通过学习觉悟的人即专门事某学术研究而通达智慧的人。
    本开提出点,子认为,学的路是尽的,但如果从学习的意义上说,人应终身学习。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乎静
    子认为习不应该停留在表,是了别人炫,应该入耳入心,彻到行动,表现在举止上。
    最好的方法是亲近师友近良师益友也是“善于物”的一种体现,这样有助培养高的,获得广博的知识。
    君子/之学也/入耳/箸乎/体/形乎动静
           莫便乎近其。《礼》《乐》法不说,诗》《书》而不春秋约而不速。方⑩其人习君子之,则以遍矣,于世矣。曰:学便乎近人。
    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关的解说,不正的一项是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之也,以为禽犊。
    更新:2021/07/14 组卷:0 难度:0.50
  • (2020秋•香坊区校级期末) 面广、目列岫者,谓山光。
    作者将、柳龚、黄四人杨汉公加比,对他们四人没有良好政绩有评意。
    杨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
    对列句中加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文章对杨汉公大加美,这从侧面体现白居“弊利”心民生的政治情怀。
    每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宾集/歌吹/掉徐动觞/咏半/然然
    章通过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白蘋洲的美风光,从中难看出作者对山水的爱。
    白五亭记
    文章记叙洲五的由来描写洲胜景,赞美杨汉“乐山水”有善政”,叙结合言简意。
    阅读下面的文,完问题。
    [唐]白居易      湖州城南二百,抵霅溪溪连汀洲洲一名蘋。梁兴守柳于此赋诗“汀洲采白”,因以为名。前不知几十万年,后又数载名无,鞠为荒至大历十一年,颜卿为刺史,始剪榛导流作八亭以游息焉旋灾荐至,沼堙台记。后又数十,委无隙地。开成年,弘农杨为刺史四渠浚二池,树三园,构五亭,卉木舟桥,游息之具,靡不备焉。观其架大溪,汀者谓之白。介二、阅百卉者谓芳亭面广池、者,谓之光亭。玩晨曦者,谓之朝霞亭。狎清者,谓之碧波亭。亭间开,万象迭入,向背俯仰,胜无遁形。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旦开水之夕友集歌吹作梓觞咏半酣飘然恍然游者相顾,曰:此不知也人间也?又不知瀛阆,复何如哉?
    以为名也 君因我,君为兄弟
    作角亭以游息焉 焚百家言,愚黔首
    康之由,革弊利 人相与,俯仰一世
    若改法、变税书类是也 若属为所虏
    下列对中相关内容的解,不的一项是
     

    蓬瀛莱和瀛洲,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为仙人居之,后指境。
    记,是我国古代常用文体裁,叙,兼及议论、抒情描写“记的种类很多本文是一篇游记。
    每至汀风/春溪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宾友集/歌吹作掉动/咏半/飘然恍然
    至汀/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之夕/宾集/作徐动/咏半酣/飘然恍然
    把文言文阅材画横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至汀春/溪月秋花繁鸟之旦/莲开水香之/宾友/歌吹作/舟掉动/觞咏酣/飘恍然
    兼而有者,吾友杨乎?
    更新:2021/07/14 组卷:0 难度:0.40
  • (2020秋•香坊区校级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白洲五亭记
    [唐]白居易
           湖州城东南二百步,抵霅溪,溪连汀洲,洲一名白蘋。梁吴兴守柳恽于此赋诗云“汀洲采白蘋”,以为名也。前不知几十万年,后又数百载,有名无亭,鞠为荒泽。至大历十一年,颜鲁公真卿为刺史,始剪榛导流,作八角亭游息焉。旋属灾潦荐至,沼堙台记。后又数十载,委无隙地。至开成三年,弘农杨君为刺史,乃疏四渠,浚二池,树三园,构五亭,卉木荷竹,舟桥廊室,洎游宴息宿之具,靡不备焉。观其架大溪,跨长汀者,谓之白蘋亭。介二园、阅百卉者,谓之集芳亭。面广池、目列岫者,谓之山光亭。玩晨曦者,谓之朝霞亭。清涟者,谓之碧波亭。五亭间开,万象入,向背俯仰,胜无遁形。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梓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游者相顾,咸曰:此不知方外也?人间也?又不知蓬瀛昆阆,复何如哉?
           时予守官在洛,杨君缄书图,请予为记。予按图握笔,心存目想,舰缕梗概,十不得其二三。大凡地有胜境,得人而后发;人有心匠,得物而后开:境心相遇,固有时耶?盖是境也,实柳守滥觞之,颜公椎轮之,杨君绘素之:三贤始终,能事毕矣。杨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康之由,革兴利,若改茶法、变税书之类是也。利兴,故府有羡财;政弊,故居多暇日。是以余力济高情,成胜概,三者旋相为用,岂偶然哉?昔谢、柳为郡,乐山水,多高情,不闻善政;龚、黄为郡,忧黎庶,有善政,不闻胜概。兼而有者,其吾友杨君乎?君名汉公,字用乂。恐年祀久远,来者不知,故名而字之。时开成四年,十月十五日,记。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涟者,谓之碧波亭 狎:亲近
    B.万象 迭:重叠
    C.杨君缄书资 赍:送
    D.成胜 概:景象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为名也 我降,与君为兄弟
    B.作八角亭游息焉 焚百家之言,愚黔首
    C.康由,革弊兴利 夫人相与,俯仰一世
    D.改茶法、变税书之类是也 属皆且为所虏
    (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记,是我国古代常用文章体裁,以叙事为主,兼及议论、抒情和描写。“记”的种类很多,本文是一篇游记。
    B.步,古人称跨出一脚为“跬”,再跨一脚为“步”,后即以“步”作为长度单位。
    C.刺史、守,皆指古代地方官职,如《陈情表》中曾提到“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D.蓬瀛,指蓬莱和瀛洲,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为仙人所居之处,后常指仙境。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掉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
    B.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掉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
    C.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掉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
    D.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掉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记叙白洲五亭的由来,描写白洲胜景,赞美杨汉公“乐山水”“有善政”,叙议结合,言简意赅。
    B.文章通过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白蘋洲五亭的优美风光,从中不难看出作者对江南山水的热爱。
    C.作者将谢、柳、龚、黄四人与杨汉公加以对比,对他们四人没有良好的政绩有批评之意。
    D.文章对杨汉公大加褒美,这从侧面体现了白居易“革弊兴利”、关心民生的政治情怀。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面广池、目列岫者,谓之山光亭。
    ②杨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
    ③兼而有者,其吾友杨君乎?
    更新:2021/12/27 组卷:0 难度:0.40
  • (2020秋•岳阳楼区校级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甲】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选自荀子的《劝学》)【乙】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节选自刘开的《问说》)(1)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其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积土成山,风雨兴/贤于己者,问以破其疑
    B.问学,相辅而行者也/而吾子之所共食
    C.积善成德,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好学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D.问焉求一得/学即继问也
    (2)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丰富的知识
    B.所谓就有道而正也:就有办法
    C.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差不多
    D.孟子论“求放心”:放纵散漫的心
    (3)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有相同之处的一项是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A.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D.而客问曰:“何为其然也?”
    (4)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荀子运用设喻的方式,形象生动地阐明学习要注重积累,要持之以恒,要专心致志。
    B.刘开一开篇便提出好学尤其应当勤问的观点,接着便着重论述好问的意义:可以丰富知识,有利于修养品德。
    C.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荀子与刘开都运用排比、对比、比喻手法,说理透彻明白,气势恢弘。
    D.“说”是一种文体,它可以记事,也可以说明、议论,刘开的《问说》属议论,与荀子的《劝学》体裁相同。
    (5)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②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更新:2021/06/04 组卷:0 难度:0.40
  • (2020春•舒城县校级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
           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  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仅十人。
    (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
    B.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
    C.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
    D.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著作有《昌黎先生集》。卒谥文,世称韩文公。
    B.传,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记录历史上重要人物的事迹,如《左传》《廉颇蔺相如列传》。
    C.谏官,也叫谏议大夫。谏,劝说、劝阻的意思,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D.刑部,是中央行政机构,隋唐时列于六部之首,掌管全国司法行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从小失去母亲,跟随父亲和兄长,自幼刻苦读书,文章得到别人的赏识,后来考中进士,终成一代名士。
    B.韩愈曾上过几千字的奏章把宫市的弊端毫无保留地讲了出来,皇上不仅不听,反而大为生气,把韩愈贬到边远的阳山做县令,后来才酌情内移到江陵任职。
    C.元和十二年,韩愈担任裴度的行军司马,因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有功,被朝廷任命为刑部侍郎。韩愈借撰写《平淮西碑》替裴度歌功颂德。
    D.韩愈性情宽宏通达,与他人交往,不论人家地位如何变化,他总不改变态度。他跟孟郊、张籍的友情,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②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
    更新:2021/12/27 组卷:0 难度:0.40
  • (2017秋•沁县校级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轨,太原祁人也,汉司徒允之后,世为州郡冠族。父光,少雄武,有将帅才略。频有战功,周文帝遇之甚厚。
           轨性质直,起家事辅城公。及武帝即位,累迁内史下大夫,遂处腹心之任。军国之政,皆参预焉。从平并、邺,以功进位上大将军,进爵郯国公。  及陈将吴明彻入寇吕梁,徐州总管梁士彦频与战不利,乃退保州城。明彻遂堰清水以灌之,列船舰于城下,以图攻取。诏以轨为行军总管,率诸军赴救。轨潜于清水入淮口,多竖大木,以铁锁贯车轮,横截水流,以断其船路,欲密决其堰以毙之。唯有骑将萧摩诃以二十骑先走,得免。明彻及将士三万余人并器械辎重并就俘获。陈之锐卒,于是歼焉。进位柱国,仍拜徐州总管。轨性严重,善谋略,兼有吕梁之捷,威振敌境,陈人甚惮之。
           宣帝之征吐谷浑也,武帝令轨与宇文孝伯并从,军中进趣,皆委轨等。时宫尹郑译、王端并得幸于宣帝。宣帝军中颇有失德,译等皆预焉。军还,轨等言之于武帝。武帝大怒,乃挞宣帝,除译等名,仍加捶楚,宣帝遂大衔之。及宣帝即位,追郑译等复为近侍。轨自知必及于祸,谓所亲曰:“吾昔在先朝,实申社稷至计。今日之事,断可知矣。此州控带淮南,邻接强寇,欲为身计,易同反掌。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帝止可于此待死义不为他计冀千载之后知吾此心。”
           大象元年,帝使内史杜虔信就徐州杀轨。御正中大夫颜之仪切谏,帝不纳,遂诛之。轨立朝忠恕,兼有大功,忽以无罪被戮,天下知与不知皆伤惜。
    (选自《北史•列传第五十》,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帝/止可于此待死/义不为他计冀/千载之后/知吾此心
    B.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帝止可于此待死义/不为他计/冀千载之后/知吾此心
    C.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帝/止可于此待死/义不为他计/冀千载之后/知吾此心
    D.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帝止可于此待死义/不为他计冀/千载之后/知吾此心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冠族”指的是当地最有势力,人口最多的豪门世族。
    B.“大夫”是古代官职名称,各朝代大夫的职能和级别多有不同。
    C.“辎重”是指行军时由运输部队携带的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
    D.“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也指国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轨的父亲王光年少就英雄威武,有将帅的才干谋略,多次立有战功,周文帝对他很好。
    B.王轨善于谋略,在吕梁之战时,他暗施妙计,横截河流,断绝陈朝军船的退路,最终全歼敌军,大获全胜。
    C.出征吐谷浑时,武帝把军队的进止攻取都交给了王轨等人,而出于国家社稷的考虑,王轨回来后还向武帝奏报了宣帝在军中失德的事情。
    D.宣帝出于个人仇怨而执意杀害王轨,即使御正中大夫颜之仪恳切进谏劝阻也没有用处,天下人都替王轨悲伤惋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轨性严重,善谋略,兼有吕梁之捷,威振敌境,陈人甚惮之。
    ②武帝大怒,乃挞宣帝,除译等名,仍加捶楚,宣帝遂大衔之。
    更新:2021/06/04 组卷:0 难度:0.50
  • 共 8 条记录



共0题,平均难度:0.0
您还未添加任何题目!
清空全部 进入组卷
浪涛学院
浪涛授课助手
浪涛校园巡课
浪涛校园广播

链接:产品官网  |  浪涛官网  |  校园集群网  |  浪涛学院

2013-2024 © 资源云平台 v6.4.12999   |  粤ICP备08015187号-8  |  深圳浪涛科技有限公司  |  联系方式:0755-89637177


  • 孟母通公众号


  • 浪涛服务公众号